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华为2年超越特斯拉,这次没被喷的逻辑是什么?

2022-02-23 09:59
路咖汽车
关注

看华为,别只考虑单车自动驾驶的政策法规?

余承东的豪言壮语,在当下的汽车市场里处于没结果状态,极狐HI版车型交付时间发生跳票/规模缩减,华为自建小规模生产线进行试制调试智能上车,问界M5召开保产能誓师大会,三件事相加都意味着,当下华为车BU和车企制造领域的配合不够、效率不够、量产速度不够。

所以,因产品无法投向市场,汽车行业/媒体/消费者无法感知华为车BU的智能能力,究竟是否像其所说的那么强大。譬如,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如何,华为的算法如何,但实际上,换位思考绝大多数人都陷入了一个思维上的死结,即视角大多只围绕在对单车自动驾驶相关能力的期待上。

而在汽车业界,实际上对当下的单车自动驾驶能力还有另一种判断,即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大场景、小场景中的痛点被一一打通,短时间内我们即可预见到相关技术的上升瓶颈,需要借由V2X、低轨通信、5G的进一步细化应用等,才能进入L4甚至是L5的能力。

余承东的Flag,可以不代表华为车BU官方,目前因为1-2年的目标时间太短,显然需要检视其量产与交付速度。而代表华为车BU未来能力的,则关乎L4以上的智能驾驶应用,拥有这一层面的预埋优势,才是接下来能稳赢外资品牌的资本。

毕竟,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核心,是深深与政策相捆绑的。130年来的历程里,马斯基法案对排放的限制直接让美国汽车工业掉头转向,日系车快速上位;280马力法案,直接让日系车对性能的研发转向掉头;眼前的欧7排放,则直接让几乎全部欧洲车企放弃了下一代内燃机技术的研发,全面转投电动化。

当下的汽车智能化,实际上面临着和排放基本相同的局面,即尚无相关的明确大政策落地监管。当前,欧洲对智能汽车的监管较快,但更多只在于对数据隐私的严管上,关于自动驾驶的法规只在初步试水落地阶段(2022年允许L3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

简言之,随着全球智能汽车的进一步发展,相关法规显然是会逐步完善与推出的。届时的话题将是,当下的相关汽车技术谁能合规,正因如此,当下的激光雷达作为感知冗余得到了快速发展,因为绝大多数企业判断仅依靠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组合不够稳妥。

华为在这一领域,是有优势的。从我国的相关政策来看,智慧城市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路线,而在华为内部的业务脉络中,实际上智能汽车BU正是从属于智能城市战略。换句话说,未来的重点-智慧城市中,华为已参与了所有标准工作,根据公开材料显示制定了30多项标准。

这意味着,华为要比绝大多数企业都更早的明白与触摸到,未来智能汽车如何与智能城市匹配,智能汽车技术会大概向哪一方向发展,从而通过自身的技术储备率先完成落地与抢发。

相比于余承东在视频里所说的目标,未来的走势,实际上才是更重要的。因为,率先掌握了未来,完成技术抢发,形成相关护城河,显然要比简单的追求销量数字、市场份额,处于更高层级。

写在最后

所以,大可不必对当下的视频刷屏产生过于多的自我观点,一切充满变数,互联网尽管有记忆,但打脸实际上也并不意味着太多。马斯克被频繁打脸,也并不影响其登上全球首富位置,也并不影响特斯拉冲上万亿市值,更不影响其掌握算法、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创新等护城河的现状。

华为,或者其他中国头部企业,需要同步搞定的,既包括眼前的市场竞争,而更重要的则是关于前瞻核心技术的预埋、思考与落地。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华为2年超越特斯拉,这次没被喷的逻辑是?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