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并不如预期,自动驾驶如入“无人之境”
需要燃烧更多的资本和时间
2021年4月,图森未来实现美股IPO上市,成为自动驾驶卡车第一股。但仅过去8个月,上涨至70美元(40美元发行价),极速下滑,数次跌破发行价,如今亏损持续加剧;2021年11月初,Aurora上市当天股价飙涨51%,但在过去的5个月时间里,从最高点一路下跌至5美元左右,较最高点下跌近7成。
那些曾经站在高位的自动驾驶企业在上市后迅速迎来了资本和行业的一致不看好,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无法商业化。
没有办法短时间完成量产落地计划,预示着他们需要燃烧更多的资本和时间。比如,Waymo即便它已经尽力在降低硬件成本,甚至为了使硬件成本降到更低,决心投入自主研发硬件,可该公司预估在现有整车基础上的软硬件改装成本仍高达数万美元,这并没有算上前期成本以及后期在量产阶段的费用。
对于自动驾驶公司而言,他们一直很缺钱,但也因为缺钱,无法实现量产。这是一个听起来很可笑的逻辑循环,但事实真是如此。
不过在国内,无论是传统车企亦或是造车新势力都热衷于自主研发。他们以量产车为基础,通过不断升级OTA 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体验;包括像蔚来、理想、威马和小鹏们,切入L2-3级别自动驾驶,在原有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主动安全功能中加入自家的自动驾驶系统,形成具备独特性、排他性的自动驾驶。
但比如捷豹、宝马这类的外资品牌更喜欢和全球顶尖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合作,加快商业落地的进程。比起部分车企们的自主研发,合作模式则是可以运用到广度更为深远的B端市场,至此,目前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两条路径也十分分明。
但无论是哪一条,安全二字是他们实现商业化的根本依据。
在国内,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格外加速,2021年11月25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向部分企业颁发国内首批自动驾驶车辆收费通知书,北京成为国内首个明确认可自动驾驶Robotaxi商业化试点的城市。
这也意味着商业化落地正在进入下半场,拼实力的阶段正式开始。
百度和小马智行都成为了首批获许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企业,不过目前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主要是指矿区、港口、封闭园区等场景,实现点到点的短途接驳功能。这样看来看,海外企业想要实现Robotaxi的自动驾驶,还是比国内的进程更加快些。
封闭路段亦或是简单的指定场景操作相对还是处于可控性之中,但Robotaxi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更上一层楼的挑战。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曾表示,小鹏汽车将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探索Robotaxi业务。“通过量产前装Robotaxi软件和硬件的能力,以及未来和各出行运营商的合作,为用户出行带来革命性的体验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显然当前的自动驾驶行业还没有照射到足够的阳光,他们依旧站在悬崖边,面对无数困境。但那份归属于自动驾驶未来憧憬的时间单上,每一家企业都是一颗闪亮的星。
-END-
原文标题 : 自动驾驶如入“无人之境”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申报中立即申报>> 0Fweek 2025锂电行业榜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