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被警告
导语
Introduction
没有核心技术的网红车企终将昙花一现。
近日,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的一纸警示函将众泰汽车推上风口浪尖。
该份决定提及,2025年1月15日,众泰汽车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对披露的2021年—2024年半年度相关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进行更正。上述事项反映出公司此前披露的相关报告财务信息不准确。
浙江监管局表示,众泰汽车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的规定,包括公司董事长胡泽宇在内的7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四条、第五十一条规定,对上述违规行为承担主要责任。
从创造自主品牌的销量神话,到被证监会警告,这家曾创下年销33万辆神话的车企,如今被曝出财务数据不准确,2024年更以年销14辆、生产线停摆、亏损10亿元的惨淡数据刷新行业下限,众泰汽车正处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之中。
同时,从以模仿标签著称的话题品牌到成为资本市场问题样本,众泰汽车的崩塌轨迹也给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没有核心技术的网红车企终将昙花一现,唯有坚守长期主义、构建体系化能力,才能在产业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01断崖式坠落的背后
梳理众泰发展史,其兴衰曲线堪称行业教科书级案例。
作为曾经中国车市上的一匹黑马,众泰凭借独特的市场策略和产品定位,创造了不菲的成绩。巅峰时拥有九大生产基地,设计产能达68.5万辆,并孵化汉腾、君马等多个子品牌。其中,2016年,众泰销量达到33.31万辆,位列自主品牌销量第九名,同比增长50%。同年通过收购金马股份借壳上市时估值116亿元,巅峰市值一度突破300亿元。
期间,连续推出多款爆款车型引发市场热议。例如2013年推出的T600(模仿奥迪Q5)年销量突破12万辆,跻身中国SUV销量前十;2016年推出的SR9(模仿保时捷Macan)更是现象级产品,上市三天订单突破2万辆,被称为“保时泰”。
而在这其中,众泰SR9更是凭借酷似保时捷MACAN的设计,令保时捷老总看了都皱眉。
诚然,众泰SR9等车型凭借外观设计,确实抓住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 但面子工程下隐藏的却是质量问题。从方向盘脱落到发动机渗油,从天窗漏水到续航缩水......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打击了品牌形象,也劝退了不少车主。
自2018年起,随着质量问题频发、国六标准实施后缺乏合规车型,加之补贴退坡,导致众泰销量断崖式下跌,甚至陷入停产和破产重整危机。期间,被江苏深商控股以20亿元接盘,并推动复产T300等车型,但其依赖模仿、忽视核心技术研发的策略埋下隐患,使得众泰的竞争力不再,直至2024年产量归零,全年仅卖出14辆车。
销量惨淡的背后,是生产线闲置、经销商体系崩塌的残酷现实。更讽刺的是,在销量归零的同时,336辆库存车仍积压在厂区,也昭示着其产品彻底丧失市场竞争力。
另外,监管机构披露的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也揭开了众泰汽车数据注水的冰山一角。
今年4月,众泰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众泰汽车营业收入为5.58亿元,同比下滑2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增亏6.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4.69亿元,同比增亏49.28%。
至于业绩亏损,众泰指出,主要原因是公司整车业务仍处于恢复阶段,再加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报告期内汽车整车产销量不大,销售收入总额较低。但根据浙江监管局披露,众泰2021-2024年部分财务数据失实,这折射出企业治理的失控。
与此同时,在营收同比下跌至5.58亿元、净亏损扩至10亿的背景下,公司16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领取报酬954.91万元,这种“亏公司不亏高管,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现象,暴露出内部人控制、权责失衡的治理黑洞。
02众泰的启示
表面上看,众泰的溃败始于2018年的车市寒冬、补贴退坡和国六排放新标准的到来,但究其根源,是“皮尺造车”模式的致命缺陷。
以“皮尺部”闻名的众泰,通过模仿豪华车设计(如保时捷Macan、奥迪Q5等)迅速占领三四线市场,2016年销量达33万辆,市值超300亿。但长期依赖山寨导致品牌形象固化为低端模仿者,消费者对其原创能力失去信任。
在此期间,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外购。2016-2018年研发费用占比仅0.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几乎无法支撑技术迭代。基于此,当2018年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时,众泰竟无符合标准的发动机可用。
同时,早期靠模仿获得的市场红利,随着消费者成熟转化为品牌负资产。根据第三方平台投诉数据,众泰车型质量问题投诉率长期位居行业前列。包括SR9变速箱故障、T700方向盘抱死、天窗漏水等问题频发,消费者投诉激增,品牌口碑迅速恶化。
在销量下滑和品牌信任崩塌的影响下,众爱的售后体系开始崩溃。经销商因亏损超千万元集体维权的现象层出不穷,4S店大量关闭,车主维修配件需等待半年,用户信任彻底瓦解。
不仅如此,销量暴跌也凸显了其盲目扩张下产能过剩的后遗症。
众泰九大生产基地的设计产能68.5万辆,但实际销量不足零头,产能利用率极低,导致资金链紧绷。加上高管离职潮导致内部决策混乱、战略方向频繁变动,以及被资本运作反噬和财务数据造假,加剧了众泰的危机。
而作为国内新能源先驱之一,众泰早在2008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2008 EV,早期依赖政府补贴推出低品质电动车如续航80km的云100,但随着补贴退坡后迅速出局。此后,在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2018-2020年关键期,众泰战略转型迟缓,错失转型窗口期。
总结来看,众泰2018年的下滑是长期依赖模仿、忽视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失控与战略失误的综合结果,最终导致其在行业转型中被淘汰。同时,众泰的失败也是汽车行业“山寨模式”崩塌的典型案例,亦揭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深层规律。
首先,创新是企业的重要护城河。数据显示,研发投入超5%的车企平均利润率为8%左右,而模仿型车企普遍亏损。可见,在智能电动化时代,技术积累厚度决定企业生死。
同时,财务的健康决定企业的续航能力。众泰资产负债率自2018年起持续高于85%,远高于行业60%的警戒线。今年一季度,众泰的总资产为35.05亿元,总负债为33.6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6.10%。紧绷的资金链导致企业无法持续投入研发,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节点,众泰的教训告诉市场一个道理:没有核心技术的网红车企终将昙花一现,唯有坚守长期主义、构建体系化能力,才能在产业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那些仍在模仿捷径中徘徊的企业而言,众泰的今天或许就是它们的明天。
责编:崔力文 编辑:何增荣
原文标题 : 众泰,被警告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英飞凌OBC解决方案——解锁未来的钥匙
-
6月19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安世汽车车身照明方案
-
即日-6.30免费下载>>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电池新国标合规方案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