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超48亿、全域自研路难行,零跑汽车闯关IPO
全域自研路难行
据零跑汽车招股书显示,其准备将上市募资所得资金约40%用于研发、约25%用于提升生产能力,约25%用于扩张业务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约10%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零跑汽车对其研发能力非常重视,其研发方向也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最为独特的,据其招股书显示,零跑汽车自称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具有“全域自研”能力的造车新势力,而目前市场上的造车新势力主要都是做“全栈自研”。
“全域自研”顾名思义就是从硬件到软件全部通过自主研发,“全栈自研”则是将硬件交给第三方,车企仅研发应用和算法。
从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自研是车企刚需,尤其考虑到这两年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以及成本剧烈波动所引起汽车价格极速暴涨的现象,未来,自研能力会成为车企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全域自研”自然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但零跑汽车的研发投入力度与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仍有一定差距。据其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零跑汽车研发发投入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7.40亿元。
而据“蔚小理”财报显示,2019-2021年,蔚来为44.29亿元、24.88亿元和45.92亿元;小鹏汽车为20.70亿元、17.26亿元、41.14亿元;理想汽车研发费用分别是11.69亿元、11.00亿元、32.86亿元。
零跑汽车的研发投入显著低于“蔚小理”,尽管目前零跑汽车在部分核心组件实现了自主化,对比硬件外采的其它车企有一定成本优势,但是仍还有许多环节没有打通。
并且,全域自研便意味着零跑汽车需要在技术、设计、制造等各个端口进行全面维护,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自研技术和产品实现商业化,自研平台所需成本就越来越高,这样将不断影响其自研平台的效率。
在「不二研究」看来,零跑汽车全域自研之路任重而道远,若能真正实现全域自研自然是其独有的优势,但目前新能源车赛道正处于快速放量时期,其它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用“全栈自研”模式缩短研发时间,以此快速获取市场份额。
零跑汽车在这个时候企图继续全域自研,前方除了研发资金压力和自研平台效率问题两个拦路虎外,竞争对手的倾轧亦是需要面临的问题。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英飞凌OBC解决方案——解锁未来的钥匙
-
即日-6.30免费下载>>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电池新国标合规方案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