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为什么要做手机?李斌说出真相
03
智能生态之战
手机厂造车的逻辑很清晰:手机市场已经过度内卷,让手机巨头们迫切想要寻找一个新的赛道,而智能汽车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市场机遇。
从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开始,智能手机战争10余年之久,基本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近两年来看,几家头部手机厂商市场份额此消彼长,紧密纠缠。
尤其是自2017年销量达峰之后,手机正在呈现逐年销量下滑的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8.8%。
在2020年销量谷底之后,手机市场呈现略微的回暖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548亿,同比增长5.7%。
全球手机厂商市场份额
华为被制裁,让另外几家手机厂商的日子稍显好过,松了口气,但大的趋势依然不会扭转,手机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在手机业务见顶之后,手机厂商都在布局IoT智能硬件,可以看到,苹果、华为、小米、三星都有智能家居相关产品,尤其是小米的场景和产品最为丰富。
但是,这些长尾的家电+可穿戴的智能化,无法支撑起巨头们的增长体量。纵向来看这个市场,未来唯一的大幅增长机会就是汽车。
按照这个逻辑,车厂造手机属于降维到一个赛道拥挤,且不赚钱的成熟市场,单纯从营收层面考虑完全没有必要。
因此,我们不能按照正常的市场营销逻辑来思考蔚来、吉利造手机这件事,而是要以终局思维来考量。
按照终局思维,人-车-生活是一个闭环的场景,场景间有着极强的相互影响作用力。占据场景的入口,搭建完整的生态,更有利于形成护城河。
尽管智能汽车被成为是手机之后的下一代移动终端,车家生活被描述的美轮美奂,但车绝对无法取得在手机的地位,只有手机才是24小时形影不离的生活管家。
汽车体验再好,汽车与人的交互,只局限在出行场景里。以手机为中心搭建人-车-生活,才是最优解。
未来一定是万物互联,而手机正是万物互联的钥匙。用一个账号链接手机、汽车、家电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最好的方案。
因此,如果手机厂造车的逻辑是进攻,车厂造手机则是为了防御。但双方的核心目标都只有一个:拿下人-车-生活生态的主导权。
-END-
原文标题 : 蔚来为什么要做手机?李斌说出真相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