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冲向50%!新能源为自主阵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自主份额攀升至46.6%
新能源市场推动轿车再次回到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让自主阵营在整体乘用车市场中的份额节节攀升。
众所周知,在连续大幅增长七八年之久后,2018年SUV市场开始退烧。而由于SUV是自主车企们最为倚重的市场,2018年下半年以大众、丰田为代表的主流合资车企相继推出多款全新SUV车型,又不断蚕食着自主SUV的市场,因此自主车企在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也不断收窄。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自主品牌的份额甚至不足40%。
在自主SUV乃至整个车市陷入低迷状态的同时,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着各种补贴政策,“双积分”政策的实施以及“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车型不断增多,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亦逐渐提高,因此我国新能源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在此期间,与合资车企还是更侧重于体量庞大的传统燃油市场不同,自主车企们早早开始布局新能源领域,而且不仅是吉利、长安、长城和比亚迪等传统车企深度参与其中,还涌现出蔚来、小鹏、理想和哪吒等专注于该赛道的新势力车企。
虽然,近两年合资车企们也加大对新能源车的研发和力度推广,但由于起步晚、产品较少和性价比较低,因此自主阵营仍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也继续享受着新能源提供的巨大推动力。
尤其当2021年新能源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后,仅该细分领域为自主阵营提供的净增量就超过150万辆,相当于合资与外资(即特斯拉)车企们的三倍多,于是2021年自主的份额飙升至43.6%,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更令人欣喜的是,尽管因供应链和原材料涨价,今年初新能源车企出现一波涨价潮,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购买热情并没有降低,这使得今年上半年自主的份额继续增加至46.6%,同比增加近6个百分点,刷新近年的同期最高纪录。
当然,如此大幅增加有一部分原因是,拥有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和特斯拉中国等重要车企和大批零部件厂商的长春和上海,上半年均因疫情出现较长时间的封锁,导致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上汽大众和特斯拉中国等企业产销出现大幅减少,从而严重影响合资阵营的份额。
可即便只考虑这两座城市封锁前的一季度,自主的份额也达到45.3%,同比增加4.7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在新能源细分市场的带动下,尤其当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广汽埃安、魏来、哪吒、理想等自主车企继续发起猛烈的攻势,未来自主在乘用车市场中的份额还会持续攀升。
原文标题 : 自主品牌,冲向50%!| 棋至中盘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