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遭遇第一次能源危机,终极答案还是氢?
无论是储能快充,还是氢能源,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对于缓解或者根除补能焦虑的尝试和探索。
续航焦虑一直是限制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绝大多数从燃油时代走过来的汽车消费群体,无论电驱带来怎样颠覆性的驾驶感,他们都会习惯性的在补能环节将充电与加油挂钩。这个其实也无可厚非,汽车极强的工具属性,决定了消费需求对它的重要性。好在,作为电动车补能的重要场景之一,充电桩或者说超级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得以迅速提升。伴随800V电压平台的逐渐铺开,充电10分钟续航数百公里的接近燃油车补能的效率,或有望成为常态。
但即使如此,这也仅仅是解决了狭义的充电焦虑问题,又或者形容为续航焦虑1.0版本。还是把充电桩类比为水龙头,那么水龙头本身也是并不产出水的。那么,如果水龙头本身放不出水来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这或许就是更深一层的续航焦虑问题,也可以算是续航焦虑2.0版本吧。
电到底能不能存起来?
不过,虽然把充电桩类比为水龙头,但其实电与水在这里有着一个核心区别,电能是无法像水那样被直接储存的。中学物理第一次说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也懵了。心里盘算着,那平时用的充电电池算什么?这恰好解释了第二个问题,电能虽然不能直接储存,但可以通过转化为其它形式,从而间接的储存下来。这便给了电动车补能场景一个新的思考,即建设储能站。
通过储能站,将用电负荷低谷时期的电能给转化储存起来。然后在高负荷时期,供应给站内的充电桩,用于满足日常补能需求。这一运行逻辑闭环看起来无懈可击,但接下来一个问题便是,怎么储能呢?
比较常见的将电能转化储存的方式,有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静电能以及磁能,但它们也各有各的局限性。首先转化为机械能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将富余的电能转化为抽水的机械能,然后将低地势的水抽至高地势蓄起来,待用电高峰时,通过水位落差带动发电。但想也知道,这套储能方案对场地限制太大了,只适合少数条件允许的发电侧或输电侧。因此,我国也大力发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虽然转化逻辑没变,但是替代了水这种媒介之后,整套储能方式的适应性,以及成本等等,都更有优势。
而静电能的储能形式,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电容器。正是因为熟悉,所以现在的超级电容虽然能够做到充放电速度快、密度大、寿命长等特点,但它的储能容量实在太小,只适合在具体产品中,扮演高速过渡的角色。至于磁能储能就更局限了,其成本过于高昂,整个储能方式更像是实验室产物,商业化场景有限。最后你会发现,适合在终端用电侧的储能形式就是化学能,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蓄电池。
而在2022年,储能电池项目似乎也已经迈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各大新能源车企以及动力电池制造商,都投身其中。比如刚刚发布S4超充的小鹏汽车,也同时公布了其储能充电桩的产品计划。高合汽车也宣布了将与今年10月份启动运营旗下首座储能超充站。而欣旺达、鹏辉能源、亿纬锂能都在今年公布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投资的储能电池项目。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公布的数据,2021年底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并且在规划中,将新型储能看做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10 吉利早就该合并极氪领克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