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落地需要突破哪些“负面清单”?
技术槛
业界普遍认为,智能驾驶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比如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武汉等地都在积极推进地方智能驾驶测试工作。这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应用环境。据公开资料,2021年,我国乘用车新车市场中具备L2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车型销售476.6万辆,渗透率达到23.5%。
而且,在L2级基础上还在不断拓展功能配置和应用场景。目前,L3级落地问题备受关注。比如,欧洲具备L3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可以上路,中国也在积极推进。事实上,很多企业也拟定了L3级落地目标。甚至,L4级智能驾驶也有了初步眉目。
但不能否认,智能驾驶技术总体上仍不成熟,依然有很多技术难关有待攻关和突破。比如,高精度传感器、芯片、操作系统、线控执行器、仿真软件、基础工业软件等核心基础技术都有待突破。同时,伴随着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发展,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安全槛
2022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滴滴公司”)作出相关行政处罚决定,对滴滴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该决定指出,滴滴公司存在8个方面的16项违法事实,包括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年龄段信息、职业信息、亲情关系信息等;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等。据媒体报道,最近滴滴还被撤销了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这对滴滴打造智能驾驶的计划有很大影响。但这只是智能驾驶领域涉及数据安全的一个典型例子。
其实,智能驾驶安全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比如,近年来,驾驶智能汽车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的案例也不少,其中除了人为操作失误因素外,更多的恐怕是智能驾驶技术本身还不够成熟的问题。
7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通知”。该规划提到,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科技创新应用,推动可信数字身份在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的应用。这将促进智能驾驶安全领域的发展。
在智能驾驶发展方面,从企业而言,需要加强安全合规意识,建立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智能驾驶技术水平;从国家层面而言,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加强包括智能驾驶技术在内的监管。这样才能逐渐解除民众对智能驾驶的安全疑虑。
路线槛
对于智能驾驶,业内通常认为,主要有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两条路线。李克强指出,国外形成了两条智能汽车发展路径:一是以车辆为核心的单车智能发展路径,二是依托移动通信技术推进的网联化发展路径。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汽车企业以单车智能路线为主。而单车智能又分为以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等为核心的融合感知方案,以及视觉感知方案。特斯拉采用以视觉感知为主的方案,大部分企业采用融合感知方案,比如谷歌。
对车路协同路线,李克强进一步提出要车路云融合。但对于这两条技术路线,业内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认同单车智能路线,有人认为车路协同路线更具优势。比如,李克强认为,车路云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是突破国外单车智能瓶颈的全新发展路径,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中国方案。
目前,北京经开区自动驾驶示范区走的就是车路云一体化融合之路。从汽车技术、成本、路权分配等角度而言,单车智能路线似乎更实际;而车路协同路线存在复杂的系统架构设计难度大、云端和车端核心软硬件平台缺失、车辆广域协同性能差等难题。因此,有专家认为,车路协同是一个伪需求,商业模式走不通,车企没必要过于依赖车路协同,以免自我束缚。
投入槛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搞智能驾驶,不仅研发难度大,而且投入也大,是一项非常费钱的工程,可能还是一个无底洞。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曾直言,华为每年在汽车业务上仅研发投入就达十几亿美元,而且“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
有媒体报道,百度每年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小鹏汽车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41.14亿元,占总营收的19.6%。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2021年研发收入占比达12%以上。蔚来方面表示,2022年全年研发投入将同比增长1倍。理想汽车今年一季度研发投入13.7亿元,创季度历史新高。小米今年一季度研发支出35亿元,同比增长16%。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特斯拉仅去年研发支出便高达25.91亿美元,同比增长74%,今年二季度研发支出6.67亿美元。据StockApps报告,特斯拉每辆汽车的研发费用为2984美元,是行业平均值的3倍左右。
传统车企也没闲着,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样不遗余力。比如,上汽2021年合计研发投入205.95亿元。大众2021财年研发成本达156亿欧元;2018年计划到2023年底在电动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投资440亿欧元。
当然,这些研发投入并非局限于智能驾驶领域。可以说,搞智能驾驶也是一场“烧钱”游戏,要是没有雄厚财力做支撑,可能笑不到最后。
总之,各界对智能汽车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但智能驾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并一起创造适宜环境。而打造这个适宜环境就需要跨越法律、生态、技术、安全、路线和投入等栏槛。
原文标题 : 智能驾驶落地“负面清单” | 封面故事:智能驾驶跨栏期来临(一)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