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智能电动车:碰撞测试更安全,用起来却更危险?

2022-09-26 14:31
路咖汽车
关注

开车玩手机事故率提升2300%,开车玩大屏事故率等于醉驾

有这样一组数据如下,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全球多国的驾驶者都染上了新的陋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驾驶车辆的时候看手机、玩手机,在国外相关机构发布的调研中,有着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主会不由自主的更高频率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

公开数据显示,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接打电话,发生事故的几率是正常驾驶的2.8倍;在驾驶车里的过程中看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驾驶的23倍。当然了,除了手机之外,越来越多的新车在车里都配备了大屏,而且基本上都支持语音控制。但,开过的人也都知道,多数车的语音控制识别不灵敏,没办法准确实现车内乘客的意图。少数车的语音控制功能相对更好,但一些操作还是用手点击屏幕更快。以及,在一些特定区域内,如地下停车场内,由于通讯信号大多只能达到2G级别,因此很多功能只能通过用手点击来完成,使用语音控制无法完成。

瑞典最大的汽车杂志Vi Bil?gare在8月17日发布了相关的测试报告,对12辆带有HMI系统的智能化新车和一辆只有实体按键的老车进行了对比,有HMI的车型用语音进行功能的控制,而老车则用手进行控制。

测试的项目包括:

打开座椅加热,将温度升高2度,启动玻璃除霜;

打开收音机,并调至特定频道;

重置行车电脑;

将仪表亮度调到最低,并关闭中央大屏。

车辆以110km/h时速行驶,最后看完成这些动作分别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记录车辆在这一过程的行驶距离。时间越短越好,行驶距离同样越短越好。

最终成绩是,使用传统按键的老车在10秒内就完成了全部的操作,以100km/h的时速行驶了306米。

表现最差的则是,上汽的Marvel R,一款在几年前中国市场里智能化表现不错的车型,44.6秒才完成了全部操作,行驶距离1372米。而除此之外,司机尽管使用语音控制,但仍需要向下看才能看到大屏的内容,实现最多需要降低56度。而这家杂志也得出了新的结论,如果在驾驶过程中频繁使用大屏,以及上手点击大屏,出事故的概率和醉驾相仿。

这份报告的切入角度很新颖,测试的相关成绩也具备一定的学术意义,比如尽管用的是语音控制,但人类还会不由自主的低头看向大屏,再比如很多语音控制功能确实不太能满足其“测试条件”,最终导致声控不如手控。如果以上状态全部生效,即司机频繁的看向屏幕、语音操控功能不好用,那就会产生如同醉驾般的结果。

当然了,这份报告的意义也基本仅限于此了,首先的问题在于它的测试项目并不是全球车主通用的日常中高频功能,家用车里很少有人会频繁的做,重置行车电脑、调暗仪表盘亮度并关闭大屏这些动作。而且,最后这份测试之中沃尔沃C40的智能化操控速度等等,拿到了不错的分数。超过了奔驰GLB、大众ID.3,只比宝马iX、特斯拉Model 3差一点,颇有点媒体吹捧本土汽车工业的意思。而且,与你我平时接触到的实际认知有比较大的出入,最终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被大量的转载以及采信。

简言之,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得到的部分结论也能吸引人共鸣。而相信,全球其他地区的很多媒体和车企也会在后续进行类似的测试,以求出自己想要的测试答案。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这种测试确实能给到关于不安全的启示。

上述一切说明,智能带来的功效,目前是有利有弊。当然了,也有很多解决办法,要么等行业进步,要么等车企优化。比如坦克最近就准备在新款车型上再增加一部分的常用实体按键,进一步增加使用便利性。或者是等,5G SA全面在中国市场商业化广泛铺开,即便走到西北地区的很多路段里都能被信号覆盖到,以及V2V、V2X等技术真正成功大量应用之后,其他车就可以知道这辆车行驶状态如何,进行规避或者预判等等。

说完了智能,要说的还有电池。提及纯电动汽车或者新能源车的安全,很多人会直接反应到自燃等话题身上,这就是其当下面对的弊端。但这事同样要和智能一样,分2面来看。

首先,同样在碰撞测试方面,因为有着动力电池在底盘平台的布置,E-NCAP、IIHS的很多报告都证明了,因为电池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电动车的结构件,也因此吸收和转移碰撞能量释放的通道变多,所以只是看碰撞成绩的话,它们的表现都相对传统汽车更好。

当然了,这只是从碰撞的角度看起来,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一旦动力电池成为了释放能量的渠道,尽管很多车企都对其外壳、内部结构进行了防碰撞的设置,但如果是轻型、中型的事故,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意味着要更换动力电池。

至于这比费用,保险公司是不愿意出的,或者说要经过大量扯皮。

国内国外已经均有了众多案例出现,如今年前半年有车主在多个媒体渠道上展示了自己的遭遇“一辆落地价格28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因倒车不小心撞到了墙角,伤及了电池架构,因此更换电池加维修车体的价格近20万元”。

眼前,有欧拉好猫车主也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了自己的遭遇“因停车不慎开进坑里,8个月的新车轮胎爆了,轮毂刮花,底盘电池包承载梁断裂,售后维修时被告知要求整个更换电池,费用95000元。”对于一台售价不到20万元的车型来说,这样的维修价格显然存疑。当然了,后续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如是否如车主所描述的那样发生事故。

海外,也有很多特斯拉车主展示了自己的遭遇。比如加拿大车主的Model S没电之后,无法充电,需要花费约14万元人民币的金额,才能修复。7月,特斯拉4680电池在海外的车型上开始搭载之后,油管博主Munro Live进行了拆解,使用CTC底盘一体化设计之后,因为没有了电池模组的概念,电芯和底盘融为一体。如果发生碰撞几乎没有维修价值,只能进行整体更换。

写在最后

汽车从传统向新能源+智能化的转型,如今真的只在刚刚入门的浅水区,有着太多的问题、技术难关需要解决。一系列的车企都在内卷智能语音、智能驾驶、更高的电池结构利用率,但得到的结果就如上文你我所见到的那样。

有利的同时,必然存在弊。搞智能的话,如果全部取消实体按键,那必须要做到多种情况下都能把常用的功能用语音进行解决,如今的调整空调、调整多媒体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这背后,势必要有一个技术路线的争斗,中国车企、特斯拉,它们目前敢于将实体按键大量取消,而欧洲车企还预留按键,而且现在只想让语音能控制普通的娱乐功能,不涉及车辆的核心功能。孰优孰劣,要看接下来的技术进步如何。

动力电池,也一样在不断内卷,CTC、CTP、CTB等等。但眼前大家所说的,更多是续航提升、能量密度提升,还很少有人去告知你,撞了之后就要整体高价更换等等。

智能驾驶,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一天一个变,距离单车智能驾驶的天花板越来越近,急需V2V、V2X等等技术的加入,才能突破。

所以,眼前的汽车世界有那么好吗?显然还有很远的路需要走下去。

参考资料:

1.世卫组织报告,全球交通事故统计;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2021;

3.E-NCAP,今年碰撞测试官方报告;

4.瑞典汽车杂质Vi Bil?gare,关于实体按键和汽车大屏的评测;

5.车主社交媒体所发布的电动车维修报告信息等;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智能电动车:碰撞测试更安全,用起来却更危险?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