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特斯拉,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一把刀

2022-10-19 14:35
C次元
关注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今年,特斯拉如果真的选择出刀,Model 3与Model Y均大幅度降价,那么究竟谁最遭殃?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特斯拉而言,无疑是喜忧参半的。

月初公布的三季度产销数据,虽然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但仍不及预测机构所定下的目标。

加之局部战争、新冠疫情、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对抗愈演愈烈,资本市场可谓一片萧条;公司CEO埃隆·马斯克收购推特的过程,也可谓一波三折,不断上演着“跳票”的剧情。

碍于上述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特斯拉股价“蒸发”的速度,可以说远超想象。按照曾经的市值最高点计算,今年以来已经缩水超过6000亿美元。

好在,将视线重新聚焦于中国,9月其在华销量达到83,135辆,刷新单月历史新高。其中,Model Y销量51,802辆,位列总体乘用车销量榜首。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上海工厂1-9月的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483,074辆,接近2021年全年交付数字。

换言之,这也成为了特斯拉现阶段为数不多的“慰藉”。

而作为旁观者,渐渐有了一种愈发强烈的感觉: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急需一针“强心剂”来彻底扫除当下的颓势。当然,对于同赛道的其它选手而言,更像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至此,或许已经有人猜到了二者所代指的究竟是什么。

01

今年,会出刀吗?

“我觉得现在无论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罢,都稍微有点贵了,如果真的能够降价几万元,回到最初的相对低点,那么就会再次变得非常有竞争力了,我也会毫不犹豫的入手。”

绝不是杜撰,上述一段观点,真真切切的来自于我身边一位有着强烈购车意向的友人,唯一阻碍他下订的因素,恰恰就是很多潜在用户都有的“等等党”心态。

毕竟,结合国庆假期前夕,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突然被爆将会“官降”,其中Model Y的最大幅度将会达到4万元。即便很快引来了官方的辟谣,可仍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而在同一时期,类似零首付购车、保险补贴等金融优惠政策的上线,以及上海工厂扩产完成后Model 3与Model Y全系的交付周期均大幅缩短,冥冥中好似也在暗示着什么。

殊不知,就在本周,有媒体曝光了一组国产特斯拉Model Y改款信息。从相关图片来看,新车已于10月投产,并针对后排座椅舒适度以及后车门应急开启方式进行了优化。

其一,针对后排椅垫长度进行调整,增长30毫米。其二,改款车型还将搭载后排车门手动释放装置,以应对紧急情况。从最新的终端反馈来看,已经有国内车主收到了“小改款”后的Model Y。

无独有偶,就在昨天,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我们将优化非性能版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悬架舒适性,并且不会影响驾驶操控。”而产品力层面的两次调整,同样引人遐想。

由此再次回到那个熟悉却充满吸引力的问题:今年,特斯拉会出刀吗?更简单来说,2022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特斯拉在华究竟会降价吗?

实际上,熟知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读者必然知晓,其采用了较为固定的利润模型。一旦上游供应链价格发生波动,或者其他成本环节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触发其调整机制。并且还与交付目标有着很大关系,一旦对应数字不及预期,也有可能导致售价的波动。

那么,顺势拆解来看。从特斯拉已知的前两季度财报可知,其整车毛利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所以在该维度,无需担心没有降价的空间。

至于交付目标维度,按照特斯拉7月宣布50%的年复合增长率来计算,2022本应该全力冲击150万辆。而仅以前三季度的完成量作为基础,四季度则需要交付超过59万辆新车。

颇为尴尬的是,据特斯拉数据分析师Troy的预测,四季度特斯拉将生产45.4万辆新车,并交付其中的40万辆。之所以两项数据存在一定差距,还是由于从中国到欧洲的航运周期较长。

而截至目前,从其它机构分析师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家达成的共识为四季度特斯拉能够交付新车约43.55万辆。

但如果按照这样的走势,今年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将彻底错失冲击150万辆大关的机会。加之特斯拉目前在华位于终端市场,明显能够感受到来自于部分中国新能源车企扑面而来的巨大冲击。

进而造成的连锁反应,便是需求与订单层面的走弱。因此,已然到来的年末“以价换量”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当然,这把刀是否落下?何时落下?怎样落下?落下多少?选择权仍牢牢掌握在特斯拉的手中。

02

出刀,谁最遭殃?

本段开篇,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今年,特斯拉如果真的选择出刀,Model 3与Model Y均大幅度降价,那么究竟谁最遭殃?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我看来,具体的答案可能需要拆分阐述。

首先,受到影响最小的,必然是类似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已经成功找到各自的“标签”,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的头部新能源车企。

产品维度,比亚迪汉、比亚迪海豹、蔚来ET5、小鹏P7在与Model 3的直面硬刚中,或多或少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即便销量端大概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还不足以致命。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比亚迪唐、蔚来ES6、蔚来ES7、小鹏G9、理想L8与理想L7这些新能源SUV,相比Model Y它们还是有着些许差异化,所以借着大盘暴涨的势头,依然能够继续分羹。

其次,受影响程度递增的,必然是类似哪吒、零跑、深蓝、问界、极氪般,刚刚站稳脚跟不久的二线新能源车企。

就拿类似哪吒S、零跑C01、深蓝SL03举例,三款纯电轿跑的“打法”纷纷都是在品牌层面无法提供较大支撑的背景下,通过与Model 3在价格上实现区隔,用更为丰富的参数配置与更大的车身尺寸去错位竞争。

也恰恰因为如此,后者一旦选择降价至前者所固守的价格区间内,不出意外三者的劣势就会立马显现出来。销量端,也会引发较为严重的连锁反应。

当然,例如极氪001、问界M5、问界M7般的产品,在与降价后Model Y的直面硬刚中,同样很难尝到太多甜头,销量端大概率也会受到较大冲击。

再者,受到影响非常之大的,必然会毫不犹豫的把选票投给以丰田、本田、大众以及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仍在享受燃油车市场红利的传统合资车企们。

如果Model 3与Model Y真的大幅度降价,作为旁观者已经能够想象,类似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大众帕萨特以及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

包括丰田RAV4、本田CR-V、大众途观以及奔驰GLC、宝马X3、奥迪Q5,这些各自细分市场中曾经所谓的“图腾”,将会展现出怎样一幅“英雄迟暮”的萧瑟画面。

尤其是在愈发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心中,失去价格的庇护后,它们渐渐没有了太多的优势与吸引力可言。

实际上,刚刚过去的9月,当还未降价的Model 3与Model Y开始霸榜乘联会轿车与SUV销量榜单的时候,已然能够证明上述许多趋势性的东西。

最后,处境或者说最为遭殃的,当属那些虽然窥探这块诱人蛋糕,但仍未付诸行动的后来者。就某种程度来说,Model 3与Model Y一旦选择自降身价,基本上宣告了部分人的“死刑”。

并且需要明白的是,想要从中国新能源的“红海”中突围,除特斯拉外,上述提及的每一个品牌,也将成为其无法回避的劲敌,突围的难度只能用“地狱级别”形容。

所以每当被别人问及,你认为此刻选择造车还有机会吗?

我的劝诫无一例外都是:看看特斯拉那把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刀?看看比亚迪与“蔚小理”已经内卷到了什么地步?看看身后的其它追赶者们有多拼命?没有充分的准备、资源与心理建设,千万别再来了。

不然,又是一地鸡毛、粉身碎骨。

       原文标题 : 特斯拉,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一把刀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