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宝马“逃往”中国,在中国立起“瞭望塔”

2022-11-17 11:27
C次元
关注

作者丨罗   超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与其说是转移投资,不如说是“逃往”中国。

月初,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的那架飞机上,藏着德企的过去与未来。

在访华团中,有两位车企掌舵人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一位是刚刚履新不久的大众汽车新任掌门奥博穆,另一位则是心系转型的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他们怀揣着各不相同的企业使命,却又在战略目标上走上殊途同归,那便是站定在中国市场,寻找跨越电动时代的道路,将制定规则的能力再度握在手里。

有着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的奥博穆不只一次地强调中国市场对于大众汽车的重要性。

而齐普策也在随团访华时,再度提及中国战略意义的核心地位。并信心满满地表示,中德两国间双边联系以及合作依然有着巨大潜力,并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和提高,双方的企业会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

01

“润”向中国

宝马也确实在有意加大在华的投资规模,推进本土化生产制造体系的构建。就在齐普策随队访华的一周之后,宝马全新的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沈阳。

根据协议,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将进行动力电池生产的大规模扩建。该全新动力电池项目由华晨宝马进行投资,投资总额约为100亿元人民币。这也是继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即里达工厂)总投资150亿元人民币之后,宝马在华的又一笔重大投资。

中国之于宝马,甚至是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在大众、奔驰、宝马三大汽车集团的销量占比中,中国市场的贡献率在30%以上,远远高于丰田的18.5%和福特的15.8%以及韩国现代的8.2%和Stellantis的2.3%。

对于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也使得德国国内不断会出现一种声音,觉得德国车企应该减少在华投资,甚至是逐步与中国市场脱钩。

但这一小撮的声音,终究没有阻挡时代的洪流。德企不仅没有减少投资,反而进一步推动了众多大型投资项目的落地。

除了宝马电池工厂之外,宝马mini电动车的生产线整体也搬迁至中国;大众投资168亿元与地平线共同成立新公司,聚焦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开发;全球光电技术龙头企业蔡司在中国首次购地建立大型工厂;化工巨头巴斯夫在中国湛江投资100亿欧元新建新戊二醇装置……

大众前CEO迪斯曾说:“德国严重低估了中国给德国繁荣带来的贡献,如果没有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德国通货膨胀将会进一步加剧。” 戴姆勒董事会康松林近期也表示,缺少中国的德国经济是一种“幻想”。

是的,德企纷纷加大对话投资的一大背景就在于能源危机导致欧洲内部滞胀严重,制造成本高企不下,不得不对外寻找可以转移制造业资本的场所,而中国无疑是吸收德国资本转移的最好的投资目的地。

实际上,与其说是转移投资,不如说是“逃往”中国。10月份,特斯拉便放弃了在德国生产电池,转而扩大美国德州本地的电池生产。

德国一直以来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在90%以上,且俄汽进口占比超过65%。作为侧重于汽车制造以及化工等产业的高度外向型经济体,德国应该是此次受能源危机影响最大的欧洲国家。

根据汽车行业研究机构S&P GlobalMobility此前发表的研究报告,受能源危机的影响,从今年11月至2023年春季,零部件短缺和供应瓶颈,都有可能会对欧洲汽车制造商造成严重影响。

以往,欧洲各大主机厂的本土产能每季度通常生产400万至450万辆左右。实施能源限制后,汽车产量可能会大幅降至每季度280万辆。S&P GlobalMobility认为,至少60%的减产将发生在德国境内的工厂,其次则为德国车企设在捷克的生产基地。

不仅如此,德国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正在经历“寒冬”。一边是通胀居高不下,能源危机迟迟未能解决,一边是中国供应商在电动化领域不断地带来价格压力,欧洲主要供应商们多少被压得有点喘不过来气,利润率始终维持在低位。

上周,博世的首席执行官Stefan Hartung就表示,随着欧洲的通货膨胀率不断创历史新高,也意味着公司必须迅速加大营收,才能保持2022年4%的预期利润率,与去年基本持平。可即便如此,博世的利润率也将远低于7%的目标值。

这其中的一大问题在于,宝马、大众等整车制造企业也许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链等方式来保证自己的利润率,那么像博世、大陆这种规模的供应链巨头却是高度依赖生产的规模效应。

一旦下游需求大幅缩水,企业利润下滑,研发制造难免会遭遇冲击,产品竞争力自然也会受到一定削弱。如果德企上下游之间仍旧画地为牢,在转型的当口便很容易掉进恶性循环的窠臼之中。

现实是残酷的,“当前的能源危机和高通胀将导致欧洲市场永久性收缩,从而导致产能过剩加剧。” Stellantis的掌门人唐唯实也发出了预警。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