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尚远,小米“歉收”,造车提速
03 造车提速
财报显示,本季小米研发开支为41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智能电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为8.29亿元。
电话会上,王翔透露,前三个季度小米在造车方面的总投入是18.6亿元,预计四季度还会增加投入。目前小米智能汽车的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800人,2024年的量产目标进展的也比较顺利。
小米选择造车,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对冲智能手机的业务风险。
首先,“逆全球化”趋势应该是最直接因素,全球营收占比达到一半的小米,不能不考虑其中风险,华为就是前车之鉴。
另一方面,长期看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摸到天花板。短期看,分析师们一致认为需求疲软会延续到至少明年上半年,即便复苏也只会是温和的增长。
王翔在电话会上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至少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恢复10%,再逐渐回到正常水平”,“不确定因素非常多,无法判定具体的恢复时间点”。
而智能电车的市场增量足可以支撑起小米的未来。
如果说前两者更多取决于全球政经格局,技术进步,小米很大程度上只能被动接受。智能电车的电子化趋势,则是小米基于自身战略定位、供应链等因素,主动迎合。
雷军曾在推特表示,智能电车目前整车电子件BOM占比已经超过50%,未来将是一种以智能化、软件化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形式。
与汽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的制造门槛确实在不断大幅降低,30000个零部件高度模块化。电池成本也在过去十年下降了80%,未来至少还有50%的降本空间。
据不同渠道放出的消息,小米造车已进入冲速阶段。
小米汽车首辆工程车已下线,目前可能已在黑龙江展开冬测;北京亦庄工厂预计年内完工,负责座舱、自动驾驶和量产;上海总部负责整车硬件和软件,所在区有联合汽车、电子博世、华为,丹佛斯传动,欧姆龙,abb,京瓷等配套公司。
此外,小米已先后投资数十家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涵盖智能驾驶、芯片、动力电池等领域。
但手机厂商造车有那么容易么?苹果造车已有8年,期间多名高管出走,造车团队几经变换,至今未见Apple Car踪影。
而雷军称“小米汽车成功的惟一途径是成为行业前五,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 1000 万辆”,令人不得不承认,这种“终局思维”绝对“高标”。
不过,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同时占领信息工业和能源工业的制高点”,敢于这么想的人倒是有很多。也许,这才是雷军心目中,小米的春天。
原文标题 : 小米“歉收”,造车提速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