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造车大门正在关闭,埃安给出了“最后入场券”的价格

2022-12-06 14:29
锦缎
关注

【2】品牌力

事实上,要做到和比亚迪一同卡位这一细分市场并不容易,与埃安原本有着一样品牌定位的几何汽车,已经在过去几年的较量里愈发被压制,不得不向下推出售价更低的车型。

几何的主流车型为紧凑型定位的几何A/C,这类似于埃安的Aion S/Y和比亚迪的秦Plus EV和元EV,其售价也在13万元-20万元。

图:各车型销量比较,来源:搜狐汽车

图:各车型销量比较,来源:搜狐汽车

但激烈的竞争导致近年来,几何A/C车型的合计月产能一直未能突破万辆关口,错失了持续夯实这一细分市场品牌影响力的窗口期。

而为了取得更多的品牌销量,2021年底几何推出了售价介于7万元-8万元的小型纯电SUV——“EX3功夫牛”车型,但已于今年6月停产,8个月的时间共计销售约1万辆;之后此车型变为几何E,售价为8万元-10万元,月销量在5000辆上下,但10月下滑至1500辆。

几何的境遇让人遗憾,在面对比亚迪和埃安相关车型的持续放量的情况下,其不得不降低品牌调性以寻求品牌降维所带来可能的销售起量,但几何品牌也没有取得其设想的效果,一是因为几何品牌本身也并不具备品牌影响力,二是国内10万元以下的电车市场的竞争更激烈。

背靠吉利汽车集团的几何,硬实力并不输于背靠广汽集团的埃安,但却没能在这一细分市场上坐稳,这反向说明埃安品牌在该细分领域的影响力稳固,一来其销量能够匹敌电动垂直一体化的比亚迪EV,二来没有通过价格战来消耗品牌的消费认知力。

所以,当消费者在这一价格段选购电动车时,埃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品牌。

【3】抗打击能力

除此之外,埃安在面对高维品牌的降维打击时,也有不错的表现。

小鹏紧凑型轿车P5的原售价介于18万元-23万元之间,如今终端已有1.4万元的优惠,最低价格已经来到16.6万元,已经杀入Aion S的价格段;而小鹏紧凑型SUV G3也同样有1.4万元的终端优惠,起步价也进一步下探至15.5万元。

但在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中,Aion S/Y的销量完全没有被小鹏P5/G3的下探所左右,反倒是后者销量难见起色。

图:各车型销量比较,来源:搜狐汽车

图:各车型销量比较,来源:搜狐汽车

以“新势力”智能化代表公司的铩羽来看,埃安确实在这一价格带具备独到的产品力和品牌认知度。

所以,埃安在紧凑型市场的基本盘显得非常稳固,未来随着电动车中枢价格的逐步下探,紧凑型电动车市场必然会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容。在这过程中,埃安将“确定性”迎来规模效应,成为这个阶段重要的红利分享者。

以国资为代表的长期投资方,想必对此是有“确定性”把握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