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谁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些跨界造车的企业或率先倒在“寒冬”里

岁序更替、辞旧迎新是大部分行业企业逃不过的宿命。而在汽车行业,在新一轮汽车变革中,跨界造车新势力似乎成为最先消逝在人们视野中的绝大多数。

汽车“新四化”的深度变革,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变道超车提供了绝佳机遇。对于中国车企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2022年,诸如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等一众汽车品牌一路高歌猛进,而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跑等诸多造车新势力则继续奋战在亏损线上,更有跨界造车势力或失意离场,或倒在了“寒冬”里。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曾预测,未来3-5年,80%以上的品牌将关停并转。而跨界造车势力成为朱华荣口中“关停并转”的急先锋。2022年,几经波折的宝沃宣告破产;造车五年的恒大汽车交出销售100台的惨淡成绩单;自游家的自由旅程还未开始就已结束;就连小米造车似乎也遭遇到财务危机……

自游家: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作为造车新势力,2021年刚刚高调宣布进军汽车行业的自游家在2022年12月7日,以“致NV用户的一封信”的形式官宣造车失败。“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NV在短期内将无法交付,这意味着我们期待的美好旅程还没有开始,就即将结束。”牛创自游家输在了起跑线上。

“天才少年”李一男,顶着无数光环,进入新能源造车行业,而新车上市仅两个月后便宣布造车失败,究其原因,是合作双方生产资质不过审。

起初,自游家想通过大乘汽车代工的方式完成造车项目,但工信部要求,对于停产24个月以上的新能源车企,再次生产需要经过工信部的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可能会被撤销资质。而这次的大乘汽车没有获得资质,大概率跟“资不抵债”“停工停产”等负面传闻脱不开关系。

换家代工厂呢?2022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显示,代工政策由过去的单一资质要求变为双资质要求,即不仅代工企业需要有生产资质,委托方也要有。作为委托方,自游家必须拥有生产资质才能让大乘汽车代工,而这一变化成为自游家失败的“软肋”。

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国汽车产业代工模式的资质门槛并不高,但我国汽车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一些边缘传统车企的资源如不加以利用,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2.47%,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区间。不仅如此,在乘用车产能总体过剩的情况下,已经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还有1046万辆在建产能将陆续建成投产。对于投资者而言,未来进入新能源造车行业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致歉公告中明确说明,将在48小时内为订车用户全额退款,并附赠200元星巴克消费及NV车模。根据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一共有24376名用户下订,这意味着自游家除了要退还2400万的意向金外,还会产生千万元的退订成本,另外有消息透露,自游家还会为员工发放最高4倍的员工遣散费。

如此看来,挡住李一男“汽车梦”的或许不是资金问题,造车资质成为摆在其眼前的一道拦路虎。

宝沃:繁华后的落寞

2022年11月29日,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破产,这款号称有着纯正德系血统的品牌倒在2022年冬天。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宝沃汽车品牌,曾是德国唯一一家覆盖全部细分市场的汽车厂家,是德国仅次于奔驰、宝马的第三大汽车制造商。1963年,这个德系品牌正式破产。2015年,在日内瓦车展上,德国Borgward宣布品牌复兴,还公布了中文名:宝沃。北汽福田砸下500万欧元,拿下“宝沃”的品牌使用权。

原以为一段历史、一个LOGO,会让这个德系品牌在国内全面重生,可是这个德国品牌在中国市场辗转近八年,始终没有走向正轨,再一次难逃破产的命运。

从复活之日起,宝沃汽车就给自己立起了德系人设,并迅速出圈。为了坐实德国血统,宝沃将总部搬到了德国,在斯图加特成立了研发中心,仅2019年研发就投入了25亿。同时,宝沃将自己纳入“BBBA德系四兄弟”阵营,与宝马、奔驰和奥迪并驾齐驱。而堪比合资车型17万左右售价的宝沃首款车型BX7,在2016年便斩获4万辆年销量

但风光之后,宝沃便因品控不佳且售后缺失,深陷投诉门。节节攀升的差评和投诉,让宝沃费尽心机积攒的人气,飞流直下。其百年豪车身份备受质疑,销量断崖式下降,媒体统计北汽福田投资宝沃高达百亿,3年间亏损40亿。

2018年,北汽福田将宝沃汽车的67%股权摆上货架,神州系以39.73亿元拿下宝沃控制权。神州系通过打造“千城万店”来贴近用户,还推出了零首付购车、90天内无理由退车等服务;另外,神州系也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提高产品销量,特别是其买车渠道价格下探到5.5折,和普通的4S店拿车价格相比,简直就是白菜价。一系列举措让宝沃销量一涨再涨。2019年,宝沃汽车卖出4.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万辆。但这样的营销模式,动了经销商的奶酪,让宝沃经销商数度维权。

瑞幸的“财务事件”后,让宝沃的虚假繁荣暴露无遗。神州系不再买新车,宝沃直接迎来断崖式下滑。

宝沃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宝沃认为是德系人设崩塌,实际上是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技术与管理不到位,产品和高端不匹配,其崩塌的不是德系人设而是产品口碑。除了名字和德国沾边外,宝沃汽车已经是国产化的产物。没有技术积累,空有一个品牌虚名,即便是在商用车领域叱咤风云的福田汽车,背负宝沃这个“德系高端”品牌也只能在乘用车领域举步维艰。

破产,可能是其最好的归宿。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