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合资车企背水一战
导语
Introduction
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必定会有人褪去伪装,悻悻离场。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朱锦斌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看似是一段依托于外资力量而成长、因市场改革而不断与国际接轨的贸易征途,实则,在时间的见证下,更像一场场在更迭中寻找机会、因私营企业日渐崛起,频繁上演虎口夺食的剧集,堆叠而起。
5年以前,中国车市的基本现状还维持在合资主导、自主喝汤的节奏中。大众、丰田、通用,即便是现代,都能在主流市场过得有滋有味。而彼时的比亚迪,还在“542”所营造的浮华中兜兜转转,吉利、长城们亦在多品牌战略下寻求解套之法。
如今,市场升级,时光流转。就像没人能预料到,中国能一跃成为全世界所忌惮的超级大国,发生在汽车产业内的种种变故,一举摧毁了近乎固化的产业格局。曾经的那些王者,除了在跌跌不休的销量中学着反思,能做的就仅仅剩下,向市场低头。
经过去年一整年的调整,2023年就已被视为中国车市主导权是否会就此易主的关键一年。对于合资车企来说,格局巨变之下的中国车市,或将从温床成为对决生死的战场。
这一仗打赢了,仍会在此占据一席之地,失败了,一切终将归零。
外界总在猜测,在中国车企掌握主动权后,除了丰田、大众、本田此类一线成员,包括韩系、法系在内的海外品牌都将沦为小众,为那些穷讲究的消费人群带去些“欢乐”。但很显然,随着市场进一步向着外界所预料的那样发展,这些变化已有了令人信服的底色。
凛冬已至,市场悄然骤变
在2022年临近尾声时,我们就有预感,属于合资车企的寒冬正在加速到来。悦达起亚年销量跌破10万辆,北京现代也以同比下滑25.6%至28.4万辆的累计销量草草收场,通用、本田的处境也在因疫情、缺芯等现实因素,变得愈发困窘。
强如大众、丰田又如何?合资公司销量得以维稳的基操下,在电动化转型中落下的满满槽点,经过市场发酵,足够为之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每一款纯电新车都宣称是其在中国落子的战略性纯电动车型,却实在难以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
曾经,在新能源产业刚起步,合资车企在应对这场变革时,所表露的情绪一直是极为暧昧。在强势把握中国车市20年后,对待那种前景模糊的行业转型,“不在乎”、“不关心”几乎是它们最习惯,也是最常表现出的态度。
看着蔚小理能在市场上创造些许新的价值,几乎所有人又会将其归类于市场的偶然性。而傲慢的合资品牌,还再对此不以为意。它们坚信,时间会证明一切,所有外来派的力量,都不足以撕碎汽车140年来所建立的围城。
直到东风雷诺、广汽菲克等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突然被市场清退,先行下场作战的大众又碰了一鼻子灰,落寞与错愕终于在整个合资阵营中延续。
2022年,是丰田系独自得势的一年,实则并不能隐藏日渐分崩的市场形态。
平心而论,为紧紧跟上电动化转型的大潮,位处中国的合资车企并非毫无作为。从官宣新的电动化战略,到品牌形象向上的尽善尽美,乃至对整个生态的换新,有人尝试着觉醒,也有人在阔步向前。
南北大众的决心不用多说,ID.7的亮相已在对外昭示,日耳曼人的尊严决不允许在汽车产业的动荡中丧失。同样的理由,i系列,EQ系列的全员输入,加上对智能化技术的储备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宝马、奔驰也在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若将视线拉着其他派别,背靠通用奥特能平台,凯迪拉克锐歌也一跃成了通用进驻电动化多年以来,为数不多在市场引发热议的全新车型,频繁出现在工信部公告中的别克Electra车系意在完成为GL8所构建的防守阵型;阿图柯、bZ4X、e:NS1/P1等日系纯电新车,一遍遍在市场怒刷存在感……
奈何,它们的到来,能为整个合资阵营带去十足的增益吗?现实告诉我们,可以,但不够。且随着市场以远高于行业平均的轮转速度向前,合资车企有着革命的心,却在革命的道路上愈渐被抛离。
今年,2月刚过,广汽丰田咬牙将bZ4X的售价拉低到16.98万元。另据悉,东风日产也为艾睿雅开出更具吸引力的消费权益。可以说,在整个合资阵营中,所有围绕特斯拉“降价”打出的底牌,可谓是接踵而至。
而伴随2023年就是在这样的光景下启幕,我相信接下来,尚未出手的合资品牌都不会躲过这场价格战。“要面子?还是要销量?”即刻将成为一道棘手的难题。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