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国产自主品牌崛起时刻,现代、丰田、大众何去何从?

2023-07-03 17:25
首条财经
关注

3

重金加码、补短板

百万目标任重道远

没错,产品力的竞争,就是创新力的竞争、全产业链的竞争。

选择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也不同。

在电动化转型这件事上,大众没有现代的“以退为进”、丰田的内心“拧巴”,只有承认落后,勇敢直追的决心。

2023年3月,大众汽车集团表示,计划2023年至2027年投资1800亿欧元,用于推进电池战略、扩大北美地区业务、强化在中国的数字化实力和产品竞争力等。

其中,超三分之二资金将被投入到与数字化、电动化相关的领域。相比公司上一个五年计划中的56%,押宝追击之心肉眼可见。

可以说,中国市场既是销售重心,也是转型重心,扮演重要角色。

如早在2020年,大众中国便通过受让股权方式,获得了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国轩高科的股权。次年又通过定增,提升了持股比例。合计出资约87亿元,共获26.47%股权,以此补齐自身短板。

2021年7月,国轩高科、大众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前者成为首个标准电芯研发的定点开发商,为大众开发第一代标准电芯。据媒体报道,标准电芯将通过采用统一的设计标准,大幅降低电芯成本,预计未来将覆盖大众旗下80%车型,绑定深度可见一斑。

另外,大众汽车2022年还在“在中国,为中国”策略指引下,与地平线携手,推动在中国驾驶辅助系统和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据悉,两者将携手成立CARIAD中国子公司,加速研发进程、拓展软件研发,并推动面向中国市场的技术概念落地。

国士待之、国士报之。拿出真金白银强链补链、真正研究国民心智的大众也收获了成长。

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纯电动车型的整体交付量同比增长68%。

2023年2月,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奥博穆访华时表示,“中国市场正驱动全球创新,我们也在为中国市场不断开发出新的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全球。”在奥博穆看来,了解中国市场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对大众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其正确选择业务的轻重缓急。

能够放下身段、自我反思变革、虚心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进化。尤其对一家国际大牌而言,分清战略轻重缓急尤为重要。

放眼国内市场,大众汽车仍在负重前行,要绷紧这根追击弦儿。

据IT之家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报告称,2023年Q1大众电动汽车大众汽车集团销售了14.1万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42.1%,占总销量6.9%。去年同期为 5.2%。

但细分看,大众电动汽车欧美市场增速分别高达68.1%、98%,中国市场却下滑了25.4%。结合大众原先定下的100万台纯电动汽车目标,眼前进度已远远落后于目标。

深入产品层面,大众ID.家族产品销量表现不错。懂车排行榜数据显示,今年5月大众ID.4 CROOZ和ID.4X的销量分别为3937辆和2323辆。

从用户评价来看,无论ID.4 CROOZ,还是ID.4X,都给予用户不错的驾驶体验,然智能化方面却仍逊于国产新势力。

诚然,企业转型从不是轻松话题。尤其大型车企牵一发动全身、如烹小鲜如履薄冰,时间的沉淀、战略的坚守隐忍、实操的果敢精准缺一不可。

但愿,乘着上下共识的战略东风,大众能静待花开、尽早云开见月明,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4

扣准主旋律 百花齐放

说千道万,消费者为王。没有永恒的胜者,面对新旧交替、行业迭代,精准拿捏用户消费喜好、市场消费趋势,是所有车企的必修课。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言:“如果我去做一家传统车企的 CEO,做的并不一定比他们好。推动一个传统巨头转型,比做一家创业公司要更难。”

在李斌看来,作为创新创业公司,蔚来有一些传统车企不具备的特点,比如决策非常灵活,也更加迅速,可以重构产品和商业模式等。

的确,打破路径依赖、自我进化,往往是一件难而又难的事。不仅要投入资金、技术,还要打破原有的利益链条。想高效渡过转型阵痛,管理层必须拿出大智慧,决策精准性是重中之重。

以丰田汽车为例,押错宝、纠正路线代价不小。早在2014年,其便推出了电动汽车Mirai。然在选择技术路线时,却倒向了氢燃料汽车。

电动亦或氢燃料,究竟谁代表,未来我们不做评价。但一个不争事实是,在特斯拉等品牌带动下,电动化潮流已然不可阻挡。诚然,丰田氢动能汽车已实现商业化、或许更符合自身实情,却难掩起大早赶晚集的遗憾。

尤其对合资车企而言,由于决策权往往委于外方,即便直面国内市场春潮,却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一步慢,步步慢,销量被分食。

相比之下,国产自主品牌不仅市场环境宽松,更凭借与狼共舞中锻炼出的耐力韧性、战略定力、决策前瞻性,死磕创新力、产业链优势,最终实现了弯道超车、逆袭超越。

当然,企业起伏兴衰本是常态,一时领先不代表时时领先。行业分析师郭兴认为,国际大厂仍有成熟的造车工艺、创新体系、用户沉淀,如能放下老眼光老经验执念、积极融入中国市场,加速构建供应链、创新技术卡位,用拳头产品以点带面,重温荣光也未可知。

没错,江湖未定,你我皆黑马。国产自主品牌,远未到弹冠相庆时。君不见,补贴退场、价格战加剧、新品牌鱼贯而入、传统国际大厂觉醒,新能源车市看似繁花似锦,实则烈火烹油。负重前行、查漏补缺、保持市场敬畏优势敬畏,仍是国产自主品牌的主旋律。

在首财君看来,无论国内国外,无论洋品、合资、自主,唯有充分竞争才能充分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王传福曾说过,一切技术都是纸老虎。那么,一时落伍又何尝不是。但愿在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进阶中,从业者们能胜而不骄、败而不馁。中国车圈能海纳百川、百花齐放。

本文为首财原创

       原文标题 : 国产自主品牌崛起时刻 现代、丰田、大众何去何从?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