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主,活该被晒?
说好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呢?
三年前,某机构发布了一份《新能源汽车用户洞察报告》,里面提到新能源车关注用户增长2.4倍,而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车关注度增长仅为1.8倍。并且新能源高意向用户更在意汽车的舒适度和智能化程度,如34%的用户会主动搜索新能源车型的座椅配置、辅助/操控配置。
这说明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为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了广大的商机。而且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把“以用户为中心”作为经营主旨,涵盖了产品、配置、营销、服务等方方面面。但真正能做到和坚持的厂商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到底是落实了还只是停留在口号阶段。
随便举几个例子就能撕掉这些口号的伪装,比如在今年的价格战之际,很多车企推出的新能源产品虽然提供了价格低廉的入门版车型,但是根据数据显示入门版车型没有多少消费者会选择,因为入门版车型的配置基本上不能满足消费者用车需求。
其次就是很多车企也标榜上市即交付,但无论是新造车企业还是传统车企的新电动品牌,都还是没能做到上市即交付。从一个月到一年,跟等着消费者可以直接提现车的传统燃油车相比,这样的交付周期如何能称之为以用户为中心。
实际上,交付周期长的个中缘由也是有违传统商业规律。其一是新能源车企普遍采用直营模式,由于没有经销商消化库存,需要自身承担新车压力因而生产的车型较少。其二是新能源产品的选装配置过多,无法和在产车辆均衡的匹配,所以才会延迟交付。
因此,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购车体验糟糕。从新造车企业成长以来,就号称要在各个维度颠覆传统的燃油车弊病。但实际上,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虽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很多优良的传统还是值得新能源车企学习。
毫无疑问,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大势已不可逆。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竞争日趋激烈。也有很多厂商在疑问,为什么我的产品这么好、产品力这么强,就是没能成为爆款呢?
其实数一数自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以来,其中真正爆款的车型并不多,无数的新车在此中沉默。原因就在于,新车产品力强是车企研发院的功劳。而在定价、营销、传播、渠道、交付、服务等等这些环节,汽车厂商或者销售公司有没有做好呢?
还是那句话,在电动化时代,汽车品牌的机会足够多,但消费者也足够理性。就要看新能源汽车厂商们能不能基于对消费者的人口特征、价值诉求及消费特点的洞察,深入了解电动用户的购买行为、使用场景及产品需求等。
原文标题 : 电动车主,活该被晒?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6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技术赋能,创新引领 - NX 助力电池储能企业高效创新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