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汽车企业消失的利润

2023-07-24 17:08
帮宁工作室
关注

作者|甄瑶

编辑|沈天香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新能源汽车陷入有量无利的困境,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干得越多,亏得越多。”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同时,大部分汽车新能源业务出现亏损,行业长期亏损势必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

“中国当前有100多个乘用车品牌,但盈利的电动车品牌仅有2~3家……”

2023年7月15日,中国汽车T10特别峰会召开,新能源汽车企业有量无利、深陷亏损泥淖等现象成为焦点话题。

一路高涨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和多家上市汽车企业惨淡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我国整体车市稳中向好,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

另一方面,自7月14日以来,多家上市汽车企业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成绩单颇为惨淡。其中,北汽蓝谷、赛力斯预计净亏损均超10亿元,北汽蓝谷最高亏损21亿元。

亮眼的销量背后,新能源汽车企业仍然面对艰难的盈利困境。

01.

三伏天寒气刺骨

原本闷热的三伏天,多家车企上半年业绩预告却寒气刺骨。

7月下旬,A股上市车企陆续公布2023半年业绩预告。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上市车企中,仅有比亚迪、长城汽车、江淮汽车3家实现了业绩预增。

但与比亚迪相比,长城汽车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11.5亿~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0.51亿元到44.51亿元,同比降低72.32%~79.47%。

江淮汽车则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亏损2.4亿元。

此外,北汽蓝谷预计亏损额度最大,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8亿~21亿元。其次为赛力斯,预计亏损12.5亿~13.9亿元。众泰汽车和海马汽车依旧风雨飘摇,前者预计亏损2亿~3亿元,后者预计亏损0.5亿~0.75亿元。

综合业绩预告信息及多方分析,有4个主要因素导致上述车企亏损。

其一,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保持高研发投入,并持续引进研发、技术人才,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叠加大力投入品牌及渠道建设。

例如,长城汽车上半年推出哈弗枭龙MAX、魏牌蓝山、坦克500Hi4-T等新能源产品。技术方面,四驱电混技术Hi4、越野混动架构Hi4-T、智能座舱系统Coffee OS 2加快落地。

其二,第一季度汽车行业疯狂的促销潮导致用户有观望情绪。“用户对M5智驾版将在第二季度发布的预期,对现有车型的销售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上半年公司销量未达预期。”赛力斯相关人员表示。

其三,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规模仍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这是多数新能源品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原因之一。

其四,过去政府巨额新能源补贴是车企利润重头,进入2023年“国补”终止,新能源车企雪上加霜。

例如,据比亚迪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归母净利润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比亚迪获得新能源车财政补贴共计约104.38亿元。

02.

规模和体系力是关键

在主流上市车企中,比亚迪盈利能力遥遥领先——预计2023年上半年盈利105亿~11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92.05%~225.43%。

这使得比亚迪成为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汽车企业中,唯一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企业。究其原因,一是不断提升的品牌力,二是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三是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四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

但与特斯拉的盈利能力相比,比亚迪仍有较大差距。

7月20日,特斯拉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其总营收约为249亿美元(约1788.29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约27亿美元(约193.9亿元),同比增长20%。产品交付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共计交付电动车46.61万辆,同比增长83%。

不过,特斯拉今年二季度的毛利率仅为18.74%,创3年来最低。

在7月6日举行的中国汽车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透露,特斯拉单车平均利润达到10426美元(约合75524元),主要得益于其131万辆规模效应。相比之下,2022年销量超过186万辆的比亚迪,其单车平均利润只有8854元。

分析特斯拉和比亚迪盈利原因不难看出,市场规模和成本控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多数情况下,一辆电动汽车主要硬件成本包括驱动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电气电子系统、空调系统/热管理、底盘/车身内外饰6大部分,其中驱动系统占比高达40%~50%。

截至目前,比亚迪独资持有弗迪系列公司共有5家,分别为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和弗迪模具,几乎覆盖大部分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制造。全面供应体系和制造能力,成为其成本控制的压舱石。

与比亚迪造车体系类似的,是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

产业布局方面,长城汽车在智能化领域有毫末智行、仙豆智能、诺博科技等科技公司;新能源及动力领域有蜂巢能源、末势能源、蜂巢易创、极电光能等企业;研发制造领域成立精工汽车、诺博汽车、曼德电子电器等公司。

“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不仅通过技术、生产自主可控抵御外部风险,还能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长城汽车相关人士称。

在车市竞争加剧、企业有量无利的大背景下,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将是中国汽车市场大洗牌之年。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认为,当下这种竞争格局,规模化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车企年销量达到50万辆才能实现盈利,达到500万辆才能活得好。

在通往盈利的道路上,每家汽车企业都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平衡研发投入,以更好实现成本控制,更快实现盈利。

不过,市场瞬息万变,支撑企业在竞争中坚定前行的,最终还是完善的体系力。

       原文标题 : 消失的利润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