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后,余承东决定“亏本卖”
抢占市场为首要任务
“亏本卖!”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谈到智界S7的价格时这样说道:“公司内部为这款车型的定价吵得不可开交,目前四个版本的售价都是亏损的,希望未来随着起量,成本可以平衡下来。”
11月9日,华为推出华为智选车业务新生态,与奇瑞合作的智界(Luxeed)系列首款车型智界S7正式开启预售。截至目前,新车预订数量已突破10000台。
2023年以来,汽车产业的价格战打了一轮又一轮,尽管近期似乎有偃旗息鼓的趋势,但关注汽车行业的人发现,价格战不是停了,而是已经蔓延至新车发布会——在新车上市时,就给出底价。
不只是智界S7,同日上市的比亚迪方程豹汽车首款车型豹5、前不久上市的上汽旗下智己LS6,均给出了低于预期的售价。
车价没有“最香”,只有“更香”
“花不足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享受比特斯拉Model S更高的性能”,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不只是和Model S比性能,余承东拿来与智界S7对比性能的车型,还包括了奔驰EQE以及保时捷Taycan。
智界S7(摄影:刘珊珊)
但与那些大十几万甚至百万的豪车相比,智界S7预售价格仅为25.8万元。从预售价格来看,智界S7抢占市场比赚钱还要重要。
次日,余承东又出现在阿维塔12的上市发布会上,这款零售价30.08万-40.08万元的车型,号称标配即满配,汇聚了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各自领域的优势。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本宏更是表示:“我保证,阿维塔12的造型将遥遥领先行业10年,只有回头率,没有对手!”
11月14日,阿维塔官方宣布,阿维塔12车型上市72小时累计大定达到11128辆,新车订单均价超过35万元,52%的订单来自于90后车主。
在此之前,AITO问界新M7系列上市时相比老款将起售价下调4万元,官方指导价定为24.98万-32.98万元。这一加量不加价的变革,直接将M7推上“爆款”的宝座——旧款问界M7销量遇冷,但新M7系列上市50天累计大定就达8.6万,未正式上市的问界M9预订量也已经超过2.5万。要知道,问界2022年全年的销量一共才7.5万辆,也就是说,华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追上了去年一整年的成绩。这让余承东颇为感慨,“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事实上,在上市时就给出更具诚意的价格,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选择。身处其中的车企或许已经意识到,新车上市定价失误很可能会很快失去市场关注,即便此后再进行降价或权益调整,也很难挽回局面。
同样在11月9日,比亚迪方程豹汽车首款车型豹5在北京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三个版本,售价区间为28.98万元-35.28万元。这一价格比预售价下调了1-2万元。据介绍,豹5定位硬派越野SUV,采用更加适合皮卡和越野车型的非承载式架构,搭载比亚迪全新混动技术平台(DMO)及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综合续航里程超1200公里。比亚迪方面表示,新车上市72小时实现大定10623台。
在此之前,上汽旗下智己LS6也在上市时给出了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其上市权益价较成都车展上公布预售价格足足下探了约2万元。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小鹏汽车身上。小鹏G9改款在9月上市,售价相比G9老款售价大幅降低,起售价降低4.6万元,拉低至30万元以下,降价幅度超预期。而其pro/max版本同配置分别降低6.6/6.0万元。
自主品牌疯狂抢夺市场
近期中国品牌推出的多款车型,几乎都在性能、设计等领域有着突出的表现。中国品牌市场份额随之实现不断上升,而外资、合资品牌面对的竞争局面,也开始变得更为复杂。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实现了持续提升。今年10月,自主品牌汽车零售113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5%,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5.6%,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2023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汽车累计市场份额51%,同比增长4.9个百分点。
而合资与自主品牌之间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10月进一步加剧。自主品牌如今扮演了拉动大盘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的角色,而合资品牌却出现了同比13%的下降。
根据乘联会数据,在零售销量排行榜中,前十品牌的市占率也开始出现变化,合资品牌市占率环比普遍微降、自主品牌则有所上升。
图片来源:乘联会
在1-10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中,留在榜单内的合资品牌中,一汽大众同比下降1.1%,上汽大众同比下降3.8%,广汽丰田同比下降5.7%,上汽通用同比下降14.2%。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大多呈现增长态势,比亚迪维持发展势头,市占率及增幅均位居榜首。
乘联会预测,11月汽车市场同比将迅速增长20%以上,主要原因包括近期零售走势超预期、汽车品牌年底为实现年度目标冲量、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
而价格战无论发生在车型上市后还是新车上市之际,均是希望能够借此实现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以实现成本的下探,最终实现盈利。目前,仅依靠新能源车型实现盈利的企业并不多。除了全球范围的特斯拉,在国内,包括比亚迪、理想、埃安也实现了盈利,而这几家目前均实现了市场销量的节节攀升。
伴随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全面发力,自主品牌或将继续在销量方面保持不断上涨的发展势头。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在剧烈的厮杀之下,如果长久不能实现盈利,低价销售的策略或将成为拖垮车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原文标题 : “遥遥领先”后,余承东决定“亏本卖”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申报中立即申报>> 0Fweek 2025锂电行业榜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