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价再降30%或许不是戏言,未来三年车市将决生死
2024年开年以来,理想、零跑、小鹏、五菱、长安、吉利、上汽通用别克、北京现代等超过10家车企已经推出了降价或者不同程度优惠的促销政策。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国内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约为20.4%。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汽车降价自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价格战一打再打,在某种程度已经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根据车质网投诉信息,近7天内投诉量最高的两款车型是比亚迪驱逐舰05和五菱星光,理由竟然是降价。
一位2023款驱逐舰05冠军版DM-i 55KM豪华型车主投诉称,“刚买的车还没做首保,就出现大幅度降价,不仅价格低并且配置还要高,损害广大车友利益”;一位2023五菱星光2023款150进阶版车主运气比较差,他提车两天后五菱就公布了降价。“17号提的车,19号就降价6000元”。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心里必然会产生更严重的观望情绪。以前买车时的常规操作是价比三家,现在则是等等有折扣。
那,接下来,中国车市价格战还能有多少折扣可打呢?
未来车市会再降30%
对于中国车市的降价,包括中国汽车流通学会在内,很多业内人士给出的判断是肯定的,降价将不可避免地持续下去。大家比较统一的意见是来三年国内车市所有车型的均价将大幅下降30%,相当于年平均降价达到10%。
最根本的主要原因就是整体汽车消费市场逐渐饱和,消费者购车需求不旺,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有媒体统计2024年部分车企销量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上汽、长安、奇瑞、理想、哪吒、零跑、长城等品牌,合计已经在2700万辆,这已经超过了2023年乘用车销量约为2680万辆的数据,再加上其他车企的销量目标,这一数字将会远大于目前的市场规模。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购车的观望情绪在加剧,当然这可以称之为理性购车。我们以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为例,8.98万的起售价,生生降到了7.98万,这样的降价幅度对于等等党来说,确实很有诱惑力。那问题来了,再等几个月,会不会再降几千呢?这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是值得的。
从具体品牌来看,价格确实是一降再降。
特斯拉在2022年初,model3售价为26.56万,但到了2023年,其售价已经下降到22.99万,降幅达到13.2%;相对于最高峰时期35.58元而言,降幅高达35.38%。
2024款岚图FRRE在2023年8月上市,当时售价26.69万元起,与老款车型33.66万相比,降幅超过11%;2023年底,一汽大众CC车型在部分地区的终端起售价降至17.49万元,与官方24.99元的指导价相比降幅超过20%;还有以前加价的车型,比如雷克萨斯ES和汉兰达,到了2023年,前者终端起售价从29.69万元降至25万元以下,降幅超过15%,后者经销商价格优惠在4万左右,按照起售价24.38万计算,降幅在16%。
从上述品牌价格走势来看,年均降幅10%在基本操作,20%甚至更高的大有人在。
按照这个降幅来推算,未来三年汽车均价有可能会下跌30%,专家这回的预测也在情理之中。
所有品牌都面临挑战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12%。不可否认的是,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直接原因就是降价。而且是几乎所有品牌都加入了降价的行列。
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汽协预测额,2024年中国车市销量为3100万辆,同比增长3%,也就是说未来汽车需求将会放缓。我们在上文中也提到了,各家车企2024年的销量目标都有着明显的增幅,为了能实现目标,也只能通过降价来获取销量规模。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汽车市场会迎来分化。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
一是,头部新能源品牌趁热打铁,极力扩大自身的市场优势,把价格战打到极致,淘汰掉部分竞争对手;二是,众多的新势力品牌将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因为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并没有实现盈利,想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外部融资;三是,传统车企正在“大象转身”,虽然说它们转型不尽如人意,但是它们凭借在市场渠道和供应链方面的深厚积累,在应当竞争压力下,也足以耗过那些没有“背景”的新势力。
在市场分化的过程中,头部品牌的抗风险能力最强。这里所说的头部品牌,不单指的是比亚迪,也包括合资车企,比如大众、通用等在国内的合资品牌,因为它们有着庞大的销量规模做支撑,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利润。特别是对合资品牌来说,在市场竞争中,虽然它们是守擂台者,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但是它们自身优势,只要愿意放弃一部分利润,其实是不怕价格战的。
而且,现在国际巨头已经在和国内的新能源造车品牌在诸多方面进行合作,只要给到一定的时间发酵,合资品牌会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像极氪、阿维塔、岚图等品牌有大型汽车集团做支撑,还可以在价格战中搏一搏,而像其他没有背景的新能源品牌,特别是做纯电车型的新势力,真的就是卖一辆亏一辆,完全没有回血的能力。
在中国的新能源品牌中,比亚迪在2023年的销量为302万辆,理想为37.6万辆,广汽埃安为48万辆,其余的一部分新势力品牌年销量在10万+的水平,比如,蔚来、小鹏、零跑、哪吒等,还有一些则是10万辆以内,比如岚图、阿维塔、智己等。
在这里,笔者不是说体量小的品牌在价格战中就必定失败,而是说它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弱一些,应对不当很容易翻车,高合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当然,头部品牌也有着自己的风险。一味追求销量规模,对品牌也是重大伤害。前文说的投诉也是一个提醒。
百姓评车
降价只是过程,绝非结果。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将来只会加剧。所以,无论是头部品牌、非头部品牌、还是传统车企,大家都在面临着挑战,谁生谁死都不确定。
原文标题 : 车价再降30%或许不是戏言,未来三年车市将决生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10 吉利早就该合并极氪领克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