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MEGA不理想,让李想的自嗨变成笑话

2024-05-27 13:47
大众侃车
关注

TEAM

作者:大众侃车 张娜

排版:橘子洲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千城数智(效果营销智能机构)出品

“我们要‘拳打’日系MPV,‘脚踢’德系MPV。”

“MEGA的目标是不分能源形态,拿下中国市场50万元以上销量第一名。”

“理想MEGA将成为理想汽车的下一个爆品,也将彻底颠覆50万以上汽车销量格局。”

当理想汽车首款纯电MEGA上市时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许下豪言壮志,那时候,刚刚戴上首个实现全年盈利新势力光环的理想汽车成为神话,“狂人”李想也被称神,这样的豪言壮语让人澎湃。

但李想应该知道,上过神坛的神一旦跌落便会被嘲讽,在最薄情的资本市场更是被贬的一塌糊涂。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港股相较于3月初MEGA上市最高点已经拦腰砍半,那些听信李想豪言壮语而买进理想汽车股票的投资者集体诉讼,指控理想汽车推出MEGA时夸大了市场对车辆需求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简而言之,理想车辆交付量不达预期,公司财务可能出现亏损。

一语成谶,理想汽车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是过去五个季度中最差的。5月20日,理想汽车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尽管营收、毛利率仍处于高点,但其经营利润亏损5.85亿元,2023年第四季度这一数据为30亿元;自由现金流为-50.6亿元,去年同期为67亿元,2023年四季度为146亿元。

从2023年成为首个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再到第一季度出现亏损,理想MEGA,成为了压倒理想汽车的第一根稻草。

李想终究不是乔布斯

站在2023年的神坛上,李想被欲望和销量冲昏了头脑,希望2024年冲击80万辆的年销量,理想MEGA被迫承担起重任。招人、扩张,唯恐MEGA交付不上。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的员工已经由2021年的11901名增加至2023年底的31591人。

但现实却给予李想一记耳光。数据显示,MEGA上市首月仅交付3000余辆,“单月8000辆的销量”成为了天方夜谭。整个一季度,理想汽车共销售8.04万辆,仅完成年销量目标的10%左右。这让理想的营收增收从原来百分比的三位数下降至36%,创下近四个季度最低收入。

无法实现规划的80万辆销量,为降本增效,之前预定规模扩张出来的团队,就必须转为收缩。于是裁剪团队、改组架构,理想旗下打工人苦不堪言。

没有苹果的命,却学起了苹果的雷厉风行。5月16日,理想宣布裁员5600人左右,占员工总数的18%。有自称理想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头天晚上高管提交名单,上午谈话,签字赔偿,下午走人,晚上飞书注销。理想MEGA团队成为了裁员的重灾区。

大跃进式的扩张又雷厉风行版紧缩,理想汽车折腾了9个多月最终让站在神坛的李想认识到理想汽车距离苹果还差一截,这一截便是苹果独有的核心能力,不管是人、资源又或是技术。毕竟在纯电领域,理想的“护城河”并不深。

在产品方案上,李想或是学到了“偶像”乔布斯的极简认知。当中国汽车市场还在纠结燃油车和纯电哪条路线时,李想开辟了一条解决用电和续航矛盾的增程式动力路线,并专注家庭用户。并且,犹如当年iPhone的问世。理想汽车针对不同价位,借用一套有效的技术平台,推出了理想one、理想L7、理想L8、理想L9等系列不同的产品。

尽管这一方案被坊间诟病套娃式生产,但这也让理想汽车快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立住脚,并成为了首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当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增程版产品是李想的iPhone时,站在神坛的李想却一手将众人的想法推翻。2023年6月14日,李想在微博写下“L系列是我们的MAC,纯电是我们的iPhone。”

但结果显然,理想MEGA没有成为iPhone。了解苹果产品的人知道,iPhone是近15年来苹果的主要产品,因为iPhone的出现,苹果公司股价自2007年以来最大涨幅76倍,市值登顶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它的到来,更是加速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李想的愿望是成为乔布斯,但现实是他终究不是乔布斯。

MEGA,李想的自嗨游戏

一个立志成为乔布斯的人,是不甘只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领导者。正如一个站在神坛上的人,是不甘在纯电市场上落后,狂傲的李想更不想。

与其说理想MEGA是为用户而造,倒不如说是为李想而造。对于李想来讲,这是他由增程式“大佬”向纯电“大佬”转换的关键一步。

为什么理想MEGA没有如李想所想成为纯电MPV市场的爆款,个中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

其一,相比纯电SUV或者轿车市场,纯电MPV市场小,需求弱,难度更大。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50万元以上的新车总销量为56万,其中MPV才5.2万,仅占9%,纯电为4.6万,仅占8%,中国品牌仅有2.7万,仅占5%;终端售价50万元以上的中国品牌的纯电MPV,去年一年才卖出去4054台,仅占0.72%。

其二,理想MEGA入场太迟,纯电MPV市场已经被友商提前瓜分。目前岚图梦想家、腾势D9、荣威iMAX8 EV、极氪009、传祺E9、小鹏X9等纷至沓来,改变了传统MPV的市场格局;以算法、芯片、云计算、自动驾驶见长、而且营销能力、线上流量、线下门店和饱和方式投入完全不输理想的华为更是盯紧了理想。

其三,理想MEGA没有核心优势。面对劲敌,MEGA上市之前,理想汽车要求直营店销售人员培训,统一销售话术。当时传播的重点包括空间大、双腔空气悬架、风阻系数低等。

但这些优势对于花费60万元买车的消费者来说不痛不痒。如果想要商务接待,市场上有奔驰S、宝马V260L和埃尔法等彰显尊贵的车;如果想追求充电的便利性,有聚焦充换电的蔚来,如果想追求智能科技带来的乐趣,智驾领域首个吃螃蟹的小鹏汽车和科技巨人华为也是一个选择。

很明显,理想MEGA手里没有多余的牌来帮助其挤进这一阵营,有的只是李想的豪言壮志。在增程式市场上,理想汽车凭借着奶爸群体、增程技术,灌输家的概念,实现了从0到1的成功,但是这一成功无法嫁接到纯电市场,在纯电市场上,理想汽车依旧是个小学生,

当然,“狂傲”的李想也有优势——知错就改,这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面对理想MEGA的失利,李想进行了反思,承认了理想MEGA的节奏混乱,认识到了“理想MEGA和高压纯电,必须经历一个理想ONE和增程电动相似的从0到1阶段”。并且意识到自己过度关注销量的欲望问题。

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想为2024年的发展定调,指出两点计划。

其一,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原因正是因为目前理想自营超充桩数量还未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相近,理想认为只有到那时,才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

其二,升级和增加更多展位的综合店和商场店。过去几个月,由于理想MEGA的展出忽略了理想L系列,从而导致理想L8的展位数减少了40%,影响了理想L8的销量。据理想汽车透露,“如果要支撑一个新车型获得过万的月销量,全国需要新增大概500-600个固定展位,否则就会出现增加产品数量但并没有增加销量的问题。”

接下来的李想将经历一个拨乱反正的阶段,建超充桩、增加门店展位,只不过这一阶段,理想汽车将要过一段苦日子。

切勿让自嗨变成笑话

超5.8亿元的亏损成为了李想成长的学费,让他知道了这个世界没有神话,创业者不该把自己想的过于强大,造车,切勿自嗨。

事实上,自嗨式造车的不只有理想,蔚来、小鹏一遍亏损着一遍高声呼喊着“遥遥领先”。2023年,蔚来和小鹏成为全年亏损额最高的两家车企,全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11.47亿元和亏损103.76亿元。

反观那些被盲目评价为“完蛋”的外资品牌,却悄悄赚的盆满钵满。在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后,丰田汽车再次创下创建91年来的最高利润纪录,超过中国目前排名前十车企利润的总和,同时成为日本近400万家企业中,营业利润首次超过5万亿日元的日本上市公司。

根据财报显示,2023财年,丰田汽车全球销量为944万辆,同比增长7%;销售额增长21.4%至45.1万亿日元;归母净利润增长101.7%至4.94万亿日元;代表公司主营业务收益的营业利润为5.3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6.4%。

再比如,2023财年本田汽车营收利润和净利润同样双增。财报显示,2023财年本田营业利润飙升 77%至 1.38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640 亿元),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率为 6.8%;净利润较上一财年增长 70%至 1.11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515 亿元)。

外资品牌忙于挣钱时,整个中国能源汽车市场充斥着浮躁,一些车企领导人“用嘴造车”,但与“要‘拳打’日系MPV,‘脚踢’德系MPV。”的李想不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早就有着理性的认识。

他说,“我们所谓的遥遥领先,不过是套在自己头上的一顶自欺欺人的帽子。外国品牌拥有全球市场,只要条件成熟,一旦真正发力,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

他的话早就对那些过度自嗨的人警示;而狂妄的李想对于自己太过自信。理想MEGA的失利,让李想的自嗨式造车变成了笑话,也为车企造车敲响警钟: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研究技术和市场趋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原文标题 : MEGA不理想,让李想的自嗨变成笑话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