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李书福赢了!行业第一大案终落槌,吉利获赔6.4亿元

2024-06-19 09:28
象视汽车
关注

耗时6年之久、21亿天价标的、令行业震惊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第一大案”,终于落槌。

这场发生在吉利和威马之间的大案,以李书福大获全胜、沈晖一败涂地而告终。这对昔日老板和高管的“黄金搭档”,为何会对簿公堂?

1. 行业第一大案终落槌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发文称,该庭审结了吉利和威马之间,因大量员工“跳槽”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纠纷案件。

据悉,该案原告方吉利索赔金额高达21亿元。

经过审理,最高人民法院二审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判决,侵权人威马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合计约6.4亿余元。

这意味着,吉利在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方面获得一次完全胜利,而威马则为自己的不法侵权行为付出了巨大代价。

这一案件,具有三大看点:

第一,该案涉及到行业巨头吉利和造车新势力新贵威马,标的巨大、影响深远,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将之定性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第一大案”。

第二,该案耗时很久,前后历经六年时间,举证和审理难度较大。

第三,6.4亿元的赔偿金额,创下了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历史新高,对汽车行业具有较大警示作用,或将有效遏制汽车行业侵权行为的发生。

2. 李书福和沈晖的恩怨

事实上,该案涉及的两个主角,吉利老板李书福和威马老板沈晖,曾经有过一段亲密无间的美好岁月。

十几年前,在李书福率领吉利“蛇吞象”沃尔沃——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海外并购案的惊天战役之中,沈晖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个于博格华纳、菲亚特等全球巨头任职高管的行业大佬,在李书福的邀请下,加入吉利控股集团担任董事兼副总裁。

他协助李书福完成了对沃尔沃的并购,并负责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堪称吉利的大功臣。

后来沈晖离开吉利,创办了威马汽车,加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当时沈晖带走了吉利一大批核心力量,尤其是研发、技术和质量管控方面的人才。

行业人来人往,这本无可厚非。

但吉利发现,沈晖等这些吉利原班人马,利用在吉利接触、掌握的新能源底盘技术以及图纸等,申请了大量专利,且威马在没有任何技术积累或合法技术来源的情况下,短期内推出威马EX系列车型,严重侵害了吉利合法权益。

忍无可忍之下,吉利才将威马诉至法院。

3. 吉利恐难拿到6.4亿

之前汽车行业也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侵权案件,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案件多数都以举证难、维权难而不了了之。

此次与威马的案件,吉利方面人士也向媒体表示:“太不容易了,背后举证的难度,超乎想象。”

根据判决书上的信息显示,吉利为了打赢这场官司,耗费了超过1300万元的开支。

6年时间,耗费1300多万元,还有大量人力物力,这一路走来,吉利的维权之路确实很艰难。

好在吉利打赢了官司,维护了自己的正当权益,而且获赔6.4亿元赔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可能很难拿到这6.4亿元了。

因为产品竞争力不高、多次上市失败、资金链断裂等多重原因,威马于去年10月份宣告破产重整。据悉,沈晖也已远走海外不归。

审计报告显示,威马早已资不抵债,账面资产总额为39.88亿元,负债则高达203.67亿元。这样的情况下,吉利拿到6.4亿元高额赔偿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即便早知如此,吉利还是要打这场官司。把这场技术剽窃案做成铁案,吉利核心目的并非为了赔偿,而是为名誉而战,也是震慑潜在侵权者。

李书福近日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当今中国不缺造车企业,欠缺的是有创新力的生态环境,以及原创力的科技公司。

多年来,吉利坚持自主原创和技术驱动,十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超2000亿元。截止2023年底,吉利集团累计获得有效专利超2.4万件。

我们希望有更多吉利这样的公司,少一点威马这样的企业。

       原文标题 : 李书福赢了!行业第一大案终落槌,吉利获赔6.4亿元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