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进入“加时赛”阶段
导语
Introduction
但我们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作者丨林登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本以为自从月初的时候,欧盟最终投票表决通过为止,这场有关欧盟对华进口电动汽车关税的闹剧,就已经尘埃落定不会再有变化。却怎料事情似乎又有转圜的可能。
上周末的时候有消息传出,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就欧盟最近对华中欧新能源汽车相关事宜,进行了直接的视频会议磋商。
不是展开电话声讯会议,更非互发写满套话和外交辞令的公函,而是通过连线的形式远程“Face To Face”。
图|G20贸易部长会议的议程,总体还是非常紧凑和忙碌的,而东布罗夫斯基斯通宵连轴转这一点,也算是很拼——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来,被贸易纠纷折腾的不止是我国的商务部人员了
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东布罗夫斯基斯当时正在巴西参加G20贸易部长会议,为了能和王部长协调时间,会议开始时已经是巴西当地晚上11点左右,双方交流完毕挂断之际,已是次日凌晨时分。
考虑到欧委会内专司贸易政策的东布罗夫斯基现年已经53岁,又正值参加G20贸易部长会议,次日一早需要赶多个论坛以及大量高层互动安排,这样的熬夜办公的操作也着实够拼。
但这项工作所涉及的议题,也确实值得其为此拼尽全力。因为正如公社在此前文章《这届巴黎车展,中欧差距还在拉大》中所论述的那样,对于欧盟决策层甚至是本次关税议题策划国来说,加税并不是目的,设法让中国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层面分一杯羹,才是关键。
图|法国牵头推动这幕大戏的逻辑其实很单纯——即便中国反击,也只是反制欧洲汽车产业而已,对在华已无多少汽车利益的法国又何妨?想的真是太美了!
正如现在这样,欧盟已经将关税大棒高高举起,并且正式宣告了落下的时分,若其后果不是引中国车企来欧建厂,按照欧委会希望的关税促投资的剧本发展,而是换来中方同样高举关税大棒狠狠还击——那么所谓的高票通过加税法案,本质上也不过虽“胜”尤败而已。
简而言之,半个月前决议通过之际,众人都以为从那时起直至加税措施落地前,都将是“垃圾时间”。只是未曾想到的是,欧盟本心竟然是强硬派政客的“以战促贸”,所以最后竟然给捣鼓成了个“加时赛”。
有一个细节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谈判是有益的,合作是双赢的,然而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无论是达成价格承诺还是决定赴欧投资建厂,所有一切合作的前提是彼此建立充分的互信。
图|不久之前,国内车企和欧洲经销商,已经趁着最后窗口赶着出口了一波
实际上,欧委会乃至于策动这次关税措施的国家,仍不忘在台面上以及台面下,搞各种花活以及小动作。
针对中欧本次贸易纠纷,早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国内12家电动汽车企业已经达成一致意见,统一授权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方面负责对欧洲税收相关谈判事宜。并且已经在8月24日,已经向欧盟方面提交了我们的价格承诺方案。
然而欧委会一方面在同意审视中方提交建议草案的同时,却在许多涉及最终价格承诺的技术性细节上展现出吹毛求疵的态度。
例如其要求中国车企对向欧洲出口的所有电动汽车品牌的每一个车型,针对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的最低限价,其中甚至包括用户根据可选配内容进行个性化定制的部分。同时欧盟谈判方还要求,所有差异化的车型都要单独报关与审核。
图|每一个车款,甚至每一种配置上的调整,无论改色还是加功能,都要算一个新车型,单独一审核——这明显是在胡搅合
这也就意味着,欧委会方面妄想把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的类型,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无限细分,详细监控每一个细分类型的定价。而且在进口报关时,不同的车款需要单独进行审核走流程。
举个例子,某车企根据某个时期欧洲用户对于其生产的某款车型的不同配置需求,分别个性化生产了外观颜色不相同、选装或者不选装智能驾驶系统,以及配备座椅加热/通风功能的合计数百辆车,并且在一个月后进行了集中交付。而根据欧委会谈判人员开出的条件,只要车型配置有差异就要单独审核,甚至不同国家的车主订购车型需要单独审核。
现实中这样的操作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也未必是欧委会方面的真实意图。然而即使商业贸易类的谈判本身就是一种“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勾当,但这类无意义的行为事实上极大地增加了双方通过谈判的复杂性,以及彼此妥协所需的时间成本,除了一味拖延时间恶心中方代表外可以说毫无意义。
图|如果加税决议正式生效,则在欧洲发展势头良好的上汽MG品牌,将首当其冲
而截至目前,中方派遣赴布鲁塞尔进行谈判的技术团队已经持续工作了近一个月,期间与欧方团队密集举行了多轮谈判,部分涉及技术细节的磋商持续数个小时。然而欧委会方面仍旧在很多条件上顽固坚持立场。
除了上述“细分”的无理要求,欧洲方面更是在谈判中使出诡诈手段。例如部分国家的贸易代表,试图绕开中方统一的谈判团队,尝试与个别企业展开单独谈判,甚至为此许诺部分利益。
这一幕仿佛15年前中澳铁矿石价格谈判期间,澳大利亚力拓公司谈判代表进行的“分化瓦解”操作一般。
本月16日,当欧委会单独接触车企的事情遭到中国机电商会曝光后,国内舆论曾小范围掀起一波“揪内鬼”的狂欢。
然而这样的舆论狂欢并无异议,无端联系的结果必然殃及无辜,而商会不点名操作本身,显然也是不打针对自家企业的意思,而仅仅是敦促大家记得“合则强,孤则弱”这个道理。
图|当然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能够被如此重视而且严防死守,也证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成功
而对于企业来说,也许接触并试探一下对手的底线有其商业逻辑上的自洽之处。然而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份上,现在又岂是某家能够独善其身的?
实际上,欧委会的谈判团队看似强硬而且顽固,但实际上其背后的支持者也正为中国可能回应的贸易制裁措施而苦恼。毕竟,贸易摩擦从来就不会局限于挑起单方面发起的领域。法国的白兰地还只是“前菜”,后续还有的是可以下手的领域。
毕竟到了2024年,欧洲能向中国出口的必需品以及基础产品,其实并不多。而且真正能为其带来大笔利润的,是那些全部断掉也只能帮我国节约外汇的高利润奢侈品。
图|欧盟的根本诉求其实就是保民生促就业,关税的目的是促投资限价格,而一旦失控发展成贸易战,对欧盟这样松散的团体来说,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大麻烦了……
在这个廉价能源渠道被欧洲垄断,且特朗普二次执政可能性越来越高的今天,到底谁怕谁还是个问题。甚至真要各自不上道,搞什么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把戏,中欧谁先慌还用问么?
好在,上周末王文涛部长与东布罗夫斯基的视频磋商也多少传递出了好的信息,甚至可以说是不小的利好。因为在当天的磋商中,双方在谈判团队以上的层级,达成了一个不是共识的最重要共识——明确了继续将价格承诺作为本案的解决途径。
此外,双方也明确了愿意开展进一步磋商的事宜。这就意味着,即使欧委会如期在10月30日确定终裁,而且这个终裁可能仍旧是维持要加税的决定,双方仍然可以弥合分歧取消关税为目标继续谈下去。
图|10月30日,我们等着了!不管如何,反正给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加税是肯定的,后续就是多少的问题。所以现在的关键是,对于毫无反抗能力的法国乃至欧洲奢侈品,先加多少税合适呢?
不经意之间,欧盟的底牌和底线,其实已经亮了出来。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在于——
我们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原文标题 : 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进入“加时赛”阶段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