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变种的价格战,血腥的绞肉机

2025-02-17 13:36
汽车公社
关注

导语

Introduction

“头部梯队之间的较量,俨然进入到了全新阶段。”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同比下滑12.1%,环比下滑31.9%。

从乘联会发布的1月零售销量来看,俨然遭遇了“开门黑”。究其背后的原因,春节假期的影响,补贴政策的未知,终端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包括去年年末的透支冲量,无疑都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1.jpg

但作为旁观者,却对于整个大盘接下来的走势,丝毫不感到担心。

因为,随着领跑者们的陆续调整与出牌,回归正轨只是时间问题。所有人迎来的,都将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内卷更加严重、厮杀更加血腥的中国车市。徐徐拉开帷幕的2月,便是眼前最好的观察锚点。

而花费一定篇幅铺垫完大背景,更想说:“春节假期刚过,有两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望向特斯拉。

焕新版Model 3突然开启赠送保险补贴与叠加五年免息的促销组合拳,瞬间让诸多竞争对手感到紧张不安,进而引发了“纷纷跟随”的连锁反应。

其次,则是比亚迪

本周,一场“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的发布会,彻彻底底掀起了轩然大波。凭借天神之眼的攻势,这位长期以“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自居的选手,正式把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等功能,下放到了7万元的产品之上,10万元以上的车型甚至全系标配。

两位“大魔王”祭出的操作,表面看似虽然有所不同,但背后最根本的逻辑,其实是完全相通的。

今天文章的标题,就是答案。

披上华丽外衣的“价格战”

实际上,如果要为这两年的中国车市锚定一个关键词,“价格战”或许会是大多数读者的选择。

至于,为什么会打?

电动化转型浪潮的愈演愈烈,导致规则的全盘重塑便是诱因。换言之,传统燃油车时代遵循的价格体系,已然被搅局者全部推翻。最终格局未定前,猛烈的炮火注定会覆盖每一个细分板块。

那么,又是谁引发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说法有很多种。而在我心中,坚定的认为特斯拉与比亚迪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从当初前者依托老款Model 3、Model Y的多次官降,到2023年、2024年后者分别推出冠军版与荣耀版,都成为了“价格战”越来越猛的导火索。

中国车市,迅速陷入一片红海。

而两年过去,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大洗牌,身处其中的大部分参与者,早就显得疲惫不堪、叫苦连连。

相比之下,部分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车企,甚至已经慢慢消失在了不留情面的深渊。但即便如此,“价格战”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3.jpeg

借用比亚迪掌舵者王传福早在2023年的一段观点:“当下,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车企在未来3-5年如果没冲上去,就没机会了。并且未来3-5年,车市整体或不同细分板块会持续开打价格战。”

眼下,逐字逐句,无疑都在一一应验。

只不过,与曾经简单粗暴的“你降我也降,谁也别好过”相比,进入2025年以来,明显能够发现“价格战”变种了,渐渐被披上了华丽的外衣。

毕竟,站在主机厂的角度,一味地下探售价,对于消费者的刺激终究有限,并且还会让大家产生严重的观望情绪。另外,对于品牌层面的透支以及对于老车主的背刺,同样明晃晃的摆在那里。

而开篇特斯拉与比亚迪的做法,则给了上述判断极具说服力的论据。

就拿焕新版Model 3为例,一年保险明码标价8千元。假设年化利率为2.5%,采用五年免息后能节省超2.2万元。两项简简单单相加,超3万元的真金白银便抛给了终端消费者。

4.png

即使不如直接官降收割订单来的凶猛,可有总比没有要好。

反观比亚迪,本周的发布会,除了宣布“开创全民智驾时代”,更为关键的一点还是搭载天神之眼的所有新款车型,与老款相比直接来了一手意料之中的“加配不加价”。

以硬件配置最低的天神之眼C为例,按照外界估算整套系统的成本约为5千元左右,其直接选择为用户买单。

而两位“大魔王”的所作所为,就是变相在打“价格战”。当然,战略层面的调整,也说明了中国车市头部梯队之间的较量,进入到了全新阶段。

奈何,类似的做法,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奏效与模仿。 

变种的“价格战”更难打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读者都会对于上一段最后的那句话,感到一头雾水。

理性客观的讲,想表达的关键点集中在:“无论之前简单粗暴的价格战也好,还是2025年迎来的变种之战,本质都是领跑者的一次主动提速,目的一方面让自己可以吃下更大的蛋糕,另一方面同样试图继续重创诸多竞品。”

而为了“保命”,追赶者们很多都是在硬着头皮跟随。

道理非常简单,不做便剩死路一条。毕竟,中国车市正开足马力张开血盆大口,从后往前筛选着淘汰名单。

可做了,往往很多时候也打了水漂。 

再次拿特斯拉为例,五年免息放在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身上,得益于种种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收获了不错的销量反馈。一开年,官宣焕新版Model 3延续该政策,更是踩中了潜客的“需求点”。

奈何,放到那些声量羸弱的车企身上,即便祭出了一模一样的操作,甚至在此基础上“变本加厉”,依旧很难掀起什么水花。因为,整个大盘赢者通吃的趋势,还在变得愈发突出,“买新能源车,就买那几家。”

反观比亚迪,本周的发布会同样称得上是“一步多赢”的好棋。

6.jpg

过去,总有质疑声认为,它把中国车市搅和得一片浑水,让谁都没钱可赚。幻想一下,今年如果其继续维持“冠军版、荣耀版”直接全系降价的打法,相信行业中的口诛笔伐会变得愈发猛烈,不排除舆论口碑直转急下的可能性。

但结果却是,其通过“加配不加价”普及智驾的方式,让所有人闭嘴,打了一场漂亮的变种“价格战”,甚至能够美其名曰“卷价值”。

既让用户受益,又让对手难受,这也恰恰解释了几位大佬为何纷纷“破防”。

一方面,比亚迪把之前高阶智驾的准入门槛与购买溢价逐一击溃了;另一方面,也将“全系标配”的标签牢牢贴在身上、名利双收,潜台词好似在说:“有本事你也来,不然就立正挨打。”

而从目前获悉的传闻来看,有些车企还在喊话,有些车企则悄悄投入到了战略层面的应对、调整与焕新之中。响应节奏与发展路线的偏差,正让各个梯队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当然,正如比亚迪提及的那样,之所以能做到普及智驾,数据优势、研发优势与强大的供应链优势,缺一不可。

7.jpeg

如此苛刻的条件,无疑令追赶者们望尘莫及。冥冥中也在证明,“变种的价格战更难打。”

接下来,身处“绞肉机”般的中国车市,相信一定还会衍生出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从合资到自主,今年为了多卖车各个主机厂都拼了。

十分巧合,正当这篇文章临近收尾的时候,恰巧极狐、领克均传来了官降的消息。虽然二者的实际处境存在差距,但不约而同传达出的夙愿都是,“留在牌桌上,比什么都重要。”

总之,在格局尚未清晰与明朗之前,“价格战”永远会是整个大盘的主旋律。为此,所有参与者都得咬牙坚持下去。

而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成与败往往仍掌握在自己手中。天天把“抱怨”挂在嘴边,更像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别忘记,中国车市长久以来都是强者的游戏。试图让别人闭嘴的最好办法,一直都是重拳出击用没有争议的行动说话。看着吧,正在进行中的这365天,还会有许多人的“遮羞布”被撕下。

适者生存、胜者为王、优胜劣汰,才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原文标题 : 变种的价格战,血腥的绞肉机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