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动物流车市场的机遇与难点
市场大却问题多
可以预见的是,电动物流车的市场空间潜在着千亿的发展机遇,但良好的市场预期并不能推动行业发展。从今年前5个月的数据来看,虽然电动物流车与新能源汽车整体涨幅保持一致,但与从去年9月份开始的大幅增长相比完全不值一提。去年12月份,我国电动物流车单月产量即达到2.36万辆,而今年只有3个月产量实现破千,这明显没有达到业内人士当时对市场的的预期。
行业人士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更多的在于补贴,而能获得地方补贴是纯电动物流车推广的先决条件。”
此外,2015年底,中机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申报工作通知,其中涉及对新能源专用车、货车推荐车型的相关指标要求:电池系统占整车质量不超过25%及吨百公里耗电量不超过10kWh。
受制于这两个条件的限制,很多主流电动物流车车型不能够达标,需要进行技术调整,因此在前三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并未包含一款纯电动物流车。从前八批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看,符合要求的纯电动物流车车型占比不足20%。
而从在运营环节来看,目前电动物流专用车市场主要有4种模式:新能源货运车辆中长期模式、新能源货运车辆分时租赁模式、厂商自有物流定向租赁模式以及新能源专用车辆定制模式。但是如果电动物流车运营仍然沿袭传统物流车的老模式,必将将会面临诸多的发展瓶颈。业内人士认为,电动物流车领域只有改革商业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充电难、购车成本高、维保成本高、运营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某物流公司副总经理表示,电动物流车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尤其是当前标准并不十分完善的背景下,市场上的小品牌产品仍然存在产品不过关、续航虚标等各种问题。
总结
毋庸置疑,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市场预期吸引了众多产业资本的涌入,而随着补贴目录的完善,电动物流车被行业寄予了厚望,或将在下半年发力。
但是,目前电动物流车综合使用效率的提高还有赖于物流行业的探索,加之电动物流车的高额补贴存在争议,所以在短时间内该行业不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此时车企若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反而盲目跟风,便会导致产能过剩,不但质量无法提高,未来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也难以达到。因此,在市场即将爆发之际,各大车企应协同发展,在运营模式、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及提高,这样才能在产业浪潮中站稳脚跟。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