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直击充电桩行业痛点 如何对症下药?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为21.5万辆,销售量为20.7万辆,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19.8%和122.8%。产业增速加快,同时也带动了充电桩市场的快速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公共充电桩建设已达8.18万个(其中直流桩有1.35万个,交直流一体桩有1.65万个,交流桩有5.18万个),较2015年年底增长了65%。私人充电桩达5.54万个,较2015年年底增长约12%。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亦有弊。就在充电桩行业迅猛发展之时,车桩比例严重失衡、行业标准不一、盈利难等问题也逐渐增多,并困扰着产业的前行。对此,已有人开始质疑:充电桩未来市场是一个“深坑”还是一种趋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且来探讨一番。

  看行业痛点:数量激增背后隐忧存 四大要害需“下药”

  由新能源汽车而衍生的充电桩行业,在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而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少企业纷纷涉足。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加油站”,其充电性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这也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最为关心的一点。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充电器对各种动力电池的适用性。由此可见,充电桩对于电动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建设速度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进程。

  据了解,目前国内充电桩生产企业已超过300家。充分的市场竞争本是好事,但产品质量、行业标准却难以把控,因此引发了业界对行业发展的担忧。8月30日,在OFweek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电子技术研讨会(深圳站)上,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冯辉表示:“虽然充电设施市场前景广阔,但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痛点’不可忽视。”他认为,目前国内充电桩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闲置资源多,利用率低下。市场研究表明,目前充电桩的有效利用率仅为5%,空闲率高达70%。究其原因,个人车主大都选择在家充电,因为更经济;人流密度小的非商业区和郊区对充电桩的需求更少。而据市场研究发现,出租车、公交车的专用充电桩利用率普遍较高。

  二、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进程慢。不过《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系列标准的发布有望终结混乱,构建统一标准体系。 

  三、个人申请建桩难度大。个人建桩,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流程,支付较高的安装费和施工费用。另外,小区物业增容改造难、配套政策不完善也是难倒部分电动车主的原因。

  四、成本高,回本周期长等。据冯辉分析,目前一座快充桩的建设成本大概在10-15万元,而硬件成本占比高达75%。“从长远来看,硬件成本逐年降低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补贴难领、充电桩城市规划不均匀、商业模式不清晰和报修维护难题也是困扰充电设施市场发展的原因。

  难题将解:“药”已有 “病”将除

  充电桩建设相对滞后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短板之一。然而,在充电桩布点的推进中,政府如何做到既到位又不越界,同时给民营资本投资充电桩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需要做好的文章。那么针对这些种种问题,业界以及国家也作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政策。

  合理布局,杜绝闲置:充电设施布局不合理会透支消费者的期望。基于此,很有必要进行科学的论证,找准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总体供需比例及区域需求量,避免为追求数量而遍地开花,又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心城区充电桩不足的问题。同时,政府当摒弃大包大揽,而通过在建设用地、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让投资者有较好的收益预期,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