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从0到年销1000000辆
3、百万辆之外,产业链拉动效应巨大
汽车是具有巨大的产业带动效应的行业。新能源汽车也一样。
先看上游,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动力电池方面,真锂研究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实现锂电装机44.06GWh,同比大幅增长80.33%。粗略地以1.3元/wh价格计算,年产销100万新能源汽车,还创造了近573亿元的动力电池市场。
在往上,电池的四大材料方面,根据起点研究预测,2018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产量将突破 25 万吨。新时代证券的研究报告称,2018 年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 7.93 万吨,同比增长 20.29%;锂电隔膜出货量达 7.25 亿平米;电解液出货量达 5.42 万吨,同比增长 25.6%。四大材料中,动力型需求都是主要拉动力。此外,还有大量汽车企业寻求材料乃至矿产资源的投资和采炼。
在电机、电控方面,产量和产值也都随整车大幅提升。
在下游,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也拉动大量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12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公共桩和私人桩共计已达72.8万台。充电总电量也提升迅速,11月当月公共设施充电量约2.91亿kWh,较上月增加0.49亿kWh。
另外,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也刺激了新能源汽车运营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出现的分时租赁行业,基本都是运营电动汽车。在这方面,并无总量统计。不过,光EVCARD一家,就累计投放车辆超过4.2万辆。在网约车方面,也有大量电动汽车应用。以曹操专车为例,总车辆数已经超过2.7万辆。
4、什么时候过千万?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与主管部门设定的路线图大体节奏一致。
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比例在2025年,达到15%,总产销525万辆;2030年达到40%,总产销1520万辆。照此推算,大概在202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能突破1000万辆。
5、尚不足喜,更不可自负
从0到年销破百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仅从数量角度,确实体现了一些人认为的“体制优势”。但其中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其一,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投入了大量财政资源和公共资源,成本巨大。这些财政资源和公共资源的利用,是否达到了高效率?无人探究,难以评估。如果投入其他行业,收获会不会更大?
其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在全球来看,体量最大,但基础竞争力不强。中国占了抢跑优势,等到日、德等传统汽车强国开始电动化,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能否保持?前景不算乐观。
其三,发展新能源汽车模式: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政策促进,市场跟随,目前看取得很大的数量结果,还远远不能说成功。但很多人认为是,这是中国模式的再次确认。这一点,可能让更多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强力干预经济,把这些“经验”用于各个经济门类,而忘却了市场经济的根本改革方向。
类似政府规划、巨额财政支持、公共资源倾斜的方式,无论如何,都应该是“非常手段”。在中国经济重新寻找动能的阶段,政府还是应该守土有责,提供好公共服务,对于竞争性行业,更多放手让市场发挥作用。(完)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