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势头正盛?资本大佬:2019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的倒闭年
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刻不容缓与飞速兴起,中国开启的“弯道超车”计划,同时也涌现超过100家造车新势力企业。不过,他们当中却极少部分开始交付新车,运营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甚至还在寻求融资的阶段,如今早已生死未卜。
而最近,鲜有声响的造车新势力们,再一次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本周早些时间,基石资本CEO张维发表署名文章,直言2019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的倒闭年。
张维尖锐地指出,目前造车新势力们销量低、技术差、回本无望等等罪状,同时,还表示新能源汽车和智慧驾驶是汽车领域无可争议的方向,然而在中国并没有任何一家造车新势力值得投资。
基石资本CEO张维
如此惊人的一语,一时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其他一些投资人也隔空回应了张维的观点,表示认同。
这下就有意思了,靠着讲解PPT忽悠了一轮又一轮融资的造车新势力,却被资本界大佬带头怒怼。而对于来自“衣食父母”斩钉截铁的质疑,新势力们又该如何接招?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舆论声又起,坐不住的头部造车新势力们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回应(jieshi)。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率先回应不需要张维的投资,反击称“做批评者容易,做建设者难”。他表示,无论吉利长城还是特斯拉等都值得钦佩,当年他们更苦更难都熬过来了,当年他们面对的嘲讽只会更多,今天也没有停止。
随后,零跑汽车CEO赵刚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零跑不是一家期望通过补贴存活乃至快速获利的企业。且并没有通过连续大额融资,就完成了这么多的研发成果。”算是从侧围声援造车新势力友商。
而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则在转发微博时表示,“罗马非一日建成,汽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硬件,智能电动汽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智能硬件,造车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人才与资源一起奔跑的马拉松和团体赛。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疑似对批评声音进行回应。
那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造车新势力究竟值不值得投资呢?
造车新势力的大批涌现始于2015年前后。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资本市场已累计完成超过1000亿元投资,前十家公司中,超过百亿的分别为蔚来、小鹏、威马和奇点。2018年下半年起,蔚来开始交付第一款量产车,随后威马、小鹏等相继完成首款量产车的交付。
不过,与传统汽车行业动辄上万台大规模交付有所区别的是,造车新势力的月交付量仍处于几百或几千台的水平。与此同时,作为国内唯一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2018年财报显示共交付11348辆ES8,总收入达到49亿元,但出现96亿元的净亏损,同比增亏91%,三年时间蔚来累计亏损高达172亿元,同时上海建厂计划也被停止。
面对糟糕的业绩报告,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蔚来汽车股票被投资者迅速抛弃。股价从财报发布当天收盘价的10.16美元,直接跌到了目前收盘价不超过6美元,跌幅几乎腰斩。
蔚来的现状,不免对造车新势力的烧钱规模、盈利模型和市场前景等产生质疑。毕竟其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号选手,依然出现了巨额亏损,可见其他新势力过得也不怎么样。
而根据张维的说法,他还坚持认为,就算有足够的资本涌入,造车新势力烧钱最终的结果可能也是一地鸡毛,企业也只能通过不断融资补上这个资金窟窿。除此之外,造车新势力还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补贴退坡。
众所周知,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将在今年迎来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车行业没了补贴就可知道谁在裸泳,将会迎来洗牌。而更重要是特斯拉Model 3的推出以及国产降价,到那时候造车新势力们的淘汰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
事实上,造车新势力的确存在持续投入、补贴退坡和外资品牌入局等问题。这源于汽车行业自身的特点,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品牌竞争激烈是公认事实。即便连宝马、奥迪、奔驰这样的强势品牌,也会因为十几家汽车品牌争抢同一块蛋糕而心怀敬畏。
更何况汽车产业链包括零部件、生产制造、销售、品牌运营等一系列复杂工作,起到整合作用的主机厂需要通盘协调各项业务,最终才能让一辆安全美观好用的汽车产品面向市场。即使毛利率高,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越大,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就曾被产能危机压得几乎翻不了身,并受到华尔街投资人多次抨击。
但当特斯拉经历了重重险阻,凭借技术实力的沉淀推出性能领先的电动车产品后,人们似乎又能接受这种充满极高风险的技术创新。
从这个逻辑上,或许可以认为蔚来乃至其他造车新势力们的“不及格”,并不在于它们本身是否具备存在的意义,而是到底有没有踏踏实实造车,老老实实沉淀技术研发。
站在造车新势力即将大规模交付量产车的2019年开端,张维的观点刷屏背后不免让人联想,现在是否真的到了造车新势力生死存亡的时刻。或许从这一刻起,新造车势力们真的需要重新思考,怎样发挥自身互联网基因的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加大研发力度,降低生产难度,才有机会存活下来,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也不能怪张维的话说得难听。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造车新势力恐怕还需要投入很长时间和承受很大亏损,才能够从财务意义上真正实现盈利。至于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恐怕任谁都不知道答案。
-The End-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