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5亿融资无下文,拜腾汽车年内第二次股权质押

2019-08-01 09:25
车事小说
关注

直至7月份的最后一天,戴雷早前口中的“年中披露5亿美元C轮融资细节”仍无下文。

与此同时,车事小说在天眼查平台注意到,7月10日,知行新能源汽车投资管理(南京)有限公司正式向南京兴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质22800股权。

这也是2019年以来,拜腾第二次进行股权质押。

拜腾汽车年内第二次股权质押

今年的3月28日,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拜腾汽车的主体)作为出质人曾向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质35000股权。

根据天眼查股权结构图显示,此次出质股权主体为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同时也是拜腾海外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而质权人南京兴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则为南京市政府旗下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同时,也是拜腾大股东南京启宁丰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股东之一。

接连对旗下股权进行质押表明,拜腾现如今的资金链已经非常紧张。

自上海车展以来,拜腾汽车似乎开始进入了“水逆“期。

先是联合创始人毕福康出走商用电动汽车企业 ICONIQ(艾康尼克),导致拜腾上海车展期间在此事披露上自我“打脸”。

随后,更是因“未能按期支付”被一汽夏利的一纸公告爆出资金链存在问题。

在此期间,相继刊登报端的“拜腾裁员”更是将这家造车初创企业架上了舆论“火炉”。

针对内部接连出现的问题,以及外界的各种传闻,拜腾曾在今年的5月8日,选择在南京生产基地召开了一场特别发布会。

据与会媒体报道显示,在这场拜腾旗下核心高管同台亮相的发布会上,拜腾对外公开表示:“抱歉让大家担心了,我们都挺好”。

就在这场发布会活动现场,戴雷在回应融资提问时透露:“拜腾C轮融资由一汽集团领投,融资金额为5亿美元。本轮融资还有南京当地政府方面的支持,具体情况将在6月底公布。”

时至今日,有关C轮融资进展仍无下文。同时,现实中种种迹象表明,拜腾也并非像其说的那样“挺好”。

据《投资者网》转引德国杂志《经理人》报道称,毕福康之所以离开拜腾,是因为该公司目前正面临资金危机,难以支撑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计划等问题,这导致公司内部关系紧张。另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称,拜腾目前已完成3轮融资,包括2016年来自腾讯、和谐汽车等约0.3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2017年来自苏宁、丰盛控股、南京国资委等共计2.4亿美元的A轮融资;以及去年6月,来自一汽集团、启迪控股、宁德时代等共计5亿美元的B轮融资,折算成人民币总共约53亿元。

显然,拜腾当前融资到的金额与造车新势力们公认的造车至少需要200亿资金相距甚远。

除了C轮融资未能到位,股权接连质押之外,据《观察者网》报道称:“7月3日,有拜腾内部员工称拜腾启动了内部裁员计划:‘今天是上海这边的销售公司,美国那边也裁了几个小组,接下来就是南京工厂和上海global部门了’”。

对此,拜腾内部相关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并未直接否认,而是回应称:“我们最近做了一些架构和人员调整,主要考虑是组织架构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由于资金问题,拜腾线下体验店扩张计划也已经受到影响。

自今年1月份首家上海体验店开业后,原计划在今年年中在重庆开业的第二家体验店也没有了下文。

根据拜腾官网显示,除了上海体验店之外,正在建设中的城市还包括了重庆、北京、广州、杭州、成都、武汉。

相对融资遇阻,在量产车进展方面拜腾同样也还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拜腾汽车年内第二次股权质押

据在5月8日受邀参观南京生产基地媒体报道显示,该生产基地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其中冲压、涂装、焊装、总装、电池五大厂房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将于第三季度开始试生产。

拜腾去年通过收购方式,获得了一汽华利生产资质。但由于一汽华利在去年5月被工信部列入《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3批)》。按照相关规划,被公示生产企业将不被受理新产品申报。经考核符合准入条件的,取消特别公示后,恢复受理其新产品申报。

这也就意味着,拜腾若想利用南京生产基地量产,还需将南京生产基地划入一汽华利旗下,同时还需通过工信部验收。

戴雷在上海车展期间曾透露“首款量产车M-Byte即将在第三季度首发,年底实现量产投产”。

众所周知,实现量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供应链)。眼下,融资进展并不顺利,且尚有3.1亿元逾期款未支付的背景下,拜腾对于如何按期实现量产目标并未公开回应。

事实上,当前遇到融资困难的造车新势力不仅仅拜腾一家。据媒体报道显示,包括云度、奇点等新势力都遇到不同程度资金困境。甚至头部玩家蔚来也同样正在深受着融资难的困扰。

对此,一位汽车行业投资人曾表示:“当前造车新势力还是依靠融资‘输血’,还未能实现自身‘造血’盈利;资本一旦冷却,企业发展困境可窥。”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趋于下行,融资市场的趋寒。对于尚未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们而言,其面对的压力也将愈发增大。

对此,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上半年曾表示:“造车新势力的融资窗口期剩余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在一年内会有大批企业淘汰出局,90%的投资人都会损失惨重。”

造车新势力们,真的都还好吗?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