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突破产能瓶颈后,壹石通能否成为电动汽车最大供应商?

2020-08-02 11:46
亿欧网
关注

受益5G,发展新增长点

当壹石通坐到世界第一的位置后,它的焦虑会远远多于喜悦。曾经龙头会随时发起进攻,其他公司也会虎视眈眈。任何隐忧都会对壹石通构成威胁。

从业绩来看,壹石通表现的确出色: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38万元、1.16亿元、1.65亿元,逐年增加;2017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734万、2103万和4446万,与营收保持同向增长。

不过,壹石通仍然存在着较大隐忧:客户集中度过高。壹石通主要客户为宁德时代、璞泰来(603659)、生益科技(600183)、日本雅都玛、陶氏、杭州高新(300478)等。2017年-2019年,壹石通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 70%,客户集中度较高。

其中,壹石通向宁德时代销售电池材料所实现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34%、30.16%和 28.65%。

现阶段,壹石通主营产品主要是电池材料、电子材料和阻燃材料三大类,其中电池材料贡献最大。2017 年至 2019 年,壹石通电池材料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分别为 3,874.77 万元、6,798.04万元和 11,222.36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1.41%、58.84%和 67.97%;而电子材料和阻燃材料这两类产品的销售收入则处于稳定状态。

业务

从业务来看,壹石通“电池材料”产品是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从客户来看,壹石通过于依赖宁德时代。如果壹石通流失了宁德时代这一大客户,势必影响其业绩。

为了摆脱自身对单一业务、单一客户依赖,壹石通也在悄悄布局。在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壹石通预计投入约1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增“5G通信关键填料”的产能。

如今,5G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5G产业链的确存在巨大机遇。壹石通能否收割一波红利?壹石通扩充“5G通信关键填料”产能的信心来自哪里?

随着5G的大规模商用,通信技术升级带来通信频率和传输速率的大幅提升,高频高速“覆铜板”已成为发展趋势。“覆铜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广泛用在电视机、收音机、电脑、计算机、移动通讯等电子产品。

在5G天线、功放、雷达等部件中,“覆铜板”也起到至关重要的连接作用。

5G传播速度极快、频率极高,其信号衰减较严重,因而5G领域对“覆铜板”信号传输性能要求非常高。传统“覆铜板”受材料特性影响,无法满足高频信号传输质量要求,因此更换新型基材材料和填充材料成为主要方向。

由于“二氧化硅”具有高稳定性、高导热性等优良性能,可大幅改善电子产品的信号传输质量。因此,覆铜板生产配方中添加“二氧化硅”,成为提升“线路板”性能的重要方式。

但随着二氧化硅的填充量增加,二氧化硅在树脂中会出现分散困难,易出现团聚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硅的填充量,成为覆铜板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直以来,日本公司在“二氧化硅功能填料”市场拥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及下游应用的经验积累,无论在市场还是技术上均有优势。

在市场上,日本龙森公司、日本电化株式会社和日本新日铁公司三家企业占据全球球形二氧化硅功能填料70%的市场份额;在技术上,日本厂商仍处于行业先进地位。

在日本企业强势垄断下,壹石通仍对“二氧化硅”市场充满信心,背后原因是什么?

其实,壹石通已攻克了“二氧化硅”填充量难以增加的难题。壹石通降低了“二氧化硅”粉体中的杂质,让“二氧化硅”粉体比重可以控制,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硅”的填充比例。

如今,壹石通“二氧化硅”粉体材料的下游客户包括生益科技等国内领先的覆铜板生产商,并由此进入国际领先通信设备供应商的 5G 供应链。另外,它还与全球 PCB 板领先厂商美国等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随着5G建设加快,“二氧化硅”市场也会大规模发展。根据新材料在线统计,功能填料约占覆铜板总成本的 2-3%,2019 年“覆铜板用功能填料”市场规模为 13.8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35 亿元。

此外,“二氧化硅”作为功能填料还被广泛用在集成电路封装中。根据新材料在线统计,2019年国内环氧塑封料用功能填料需求量为 9.2 万吨,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万吨。

因此,壹石通扩充产能,不仅可以满足客户对5G填料的需求,还可以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半导体封测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壹石通“电子材料”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为其公司业绩保驾护航。

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让壹石通有了超越全球第一NabaltecAG的机会;产能扩充和业务拓展均让壹石通更有实力稳居世界第一。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壹石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也会更加稳固。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