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大解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正在从萌芽期向成长期迈进,其保有量在5年间增长了9倍有余。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链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金属材料、锂电设备、正负极材料、锂电池、电解液和整车制造等环节。本文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链上市公司汇总的基础上,将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业务布局、业绩对比及业务规划进行全方位对比。
1、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当前,由于科技和行业变革,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分布在各行业链环节。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上市公司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安汽车等。
图表1: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行业链环节 | 公司简称(股票代码) | 要点 | 关联度 |
钴材料 | 华友钴业(603799) | 中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国 内锂电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 | ★★★ |
寒锐钴业(300618) | 国内少数拥有有色金属钴完整行业链的企业之一 | ★★★★ | |
道氏技术(300409) | 佳纳能源是国内重要的钴盐和三元前驱体制造商之一 | ★★ | |
格林美(002340) | 建立了完整的“化学原料体系+前驱体制造体系” | ★★★ | |
锂材料 | 赣锋锂业(002460) | 是世界领先的锂生态企业,拥有五大类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 | ★★★★ |
天齐锂业(002466) | 是中国和全球领先的集上游锂资源储备、开发和中游锂产品加工为一体的锂电新能源核心材料供应商 | ★★★★ | |
雅化集团(002497) | 与澳洲银河资源签订了长期的锂精矿供货协议,拥有李家沟锂辉石矿的优先供应权,入股澳洲上市公司Core并达成后续锂精矿合作意向 | ★★ | |
锂电设备 | 赢合科技(300457) | 国动力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是目前全球少数能够提供动力电池智能化数字工厂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 ★★★★ |
先导智能(300450) | 中国锂电装备市值第一股 | ★★★★★ | |
科恒股份(300340) | 锂电池“材料+设备”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 ★★★★★ | |
星云股份(300648) | 国内领先的以锂电池检测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 | ★★★★★ | |
正极材料 | 当升科技(300073) | 我国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 ★★★★★ |
杉杉股份(600884) | 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 | ★★★★ | |
厦门钨业(600549) | 主要产品产能处于行业前列,拥有完整行业链,在钨冶炼、钨丝材业务、钨粉末和硬质合金深加工领域拥有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 | ★★★ | |
负极材料 | 璞泰来(603659) | 锂离子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聚焦于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工艺设备领域 | ★★★★★ |
中科电气(300035) | 石墨粉体加工技术国际先进;热处理工艺和石墨复合技术国内领先 | ★★★ | |
电解液 | 天赐材料(002709) | 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商之一 | ★★★ |
多氟多(002407) | 致力于高性能无机氟化物、电子化学品、锂离子电池及相关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 ★★ | |
江苏国泰(002091) | 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瑞泰新能源控股子公司超威新材料主要致力于专业的电子化学品研发、生产。 | ★ | |
新宙邦(300037) | 全球领先的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企业 | ★★★ | |
隔膜 | 星源材质(300568) | 目前国内唯一专业从事动力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新能源领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 ★★★★★ |
恩捷股份(002812) | 具有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膜供应能力 | ★★★ | |
沧州明珠(002108) | 为国内少数能同时生产干法隔膜、湿法隔膜和涂布改性隔膜产品的企业 | ★★ | |
结构件 | 旭升股份(603305) | 国内较早开发新能源汽车铝制零部件的企业之一 | ★★★★ |
科达利(002850) | 国内领先的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研发及制造商 | ★★★★★ | |
锂电池 | 宁德时代(300750) | 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 | ★★★★★ |
澳洋顺昌(002245) | 拥有目前国内外顶尖水平圆柱型锂电池自动化产线,具有较大规模的圆柱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在工具型动力锂电池领域处 于领先地位 | ★★ | |
国轩高科(002074) | 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生产的动力锂电池产销量多年排名国内前列,2019年国内装机量排名第三 | ★★★★★ | |
鹏辉能源(300438) | 行业里产品线最丰富的供应商 | ★★★★★ | |
亿纬锂能(300014) | 公司锂亚电池的产销量在2019年处于行业前列 | ★★★★★ | |
欣旺达(300207) | 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 | ★★★★★ | |
电机 | 正海磁材(300224)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大郡是国内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 ★★ |
方正电机(002196) | 具备了在汽车座椅电机方面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具备了与行业知名企业同等竞争的能力 | ★★ | |
大洋电机(002249) | 集“高度自主研发、精益制造、智慧营销”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 ★★ | |
电控 | 汇川技术(300124) | 国内工业自动化产品的领军企业 | ★★ |
万向钱潮(000559) | 国内主要的独立汽车零部件专业生产基地之一, | ★★ | |
蓝海华腾(300484) | 国内主要的独立汽车零部件专业生产基地之一 | ★★★ | |
汽车电子 | 宏发股份(600885) | 拥有三十年的继电器研发和制造经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 ★★★ |
均胜电子(600699) | 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 | ★★ | |
法拉电子(600563) | 国内专业从事薄膜电容器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主要企业之一,连续三十二届进入中国电子元件百强,薄膜电容器产销量位居世界前三位。 | ★★★★ | |
德赛西威(002920) | 三十多年专注于汽车电子,产品线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产品群 | ★★★★★ | |
整车制造 | 上汽集团(600104) | 新能源汽车自主掌控核心技术,互联网汽车研发和产品应用全球领先,智能驾驶关键技术领域全面布局 | ★★★★ |
比亚迪(002594) | 新能源汽车销量位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列 | ★★★★ | |
广汽集团(601238) | 国内行业链最为完整、行业布局最为优化的汽车集团之一 | ★★★★ | |
北汽蓝谷(600733) | 拥有整车、核心零部件研发、产品验证、中高端制造、市场销售,行业链协同完整的运营体系。 | ★★★★★ | |
长安汽车(000625) | 拥有159年历史底蕴、37年造车积累,全球有14个生产基地,33个整车、发动机及变速器工厂 | ★★★★ | |
长城汽车(601633) | 2020年A00细分市场销量增速第一 | ★★★ | |
江淮汽车(600418) | 拥有EV纯电动乘用车等产品 | ★★ | |
小康股份(601127) | 新能源专用车处于细分市场行业领先地位 | ★★★ |
各公司公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2: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
行业链环节 | 公司简称(股票代码) | 上市时间 | 业务/产品类型 | 2020年营业收入 (亿元) |
钴材料 | 华友钴业(603799) | 2015-01-29 | 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 | 211.87 |
寒锐钴业(300618) | 2017-03-06 | 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 | 17.79(2019年) | |
道氏技术(300409) | 2014-12-03 | 氯化钴、硫酸钴、碳酸钴和草酸钴等钴盐以及三元前驱体 | 29.89(2019年) | |
格林美(002340) | 2010-01-22 | 超细钴粉,三元电池前躯体材料与钴镍化学原料 | 124.66(预告) | |
锂材料 | 赣锋锂业(002460) | 2010-08-10 | 锂化合物、金属锂、锂电池 | 55.24 |
天齐锂业(002466) | 2010-08-31 | 集上游锂资源储备、开发和中游锂产品加工为一体 | 32.39(预告) | |
雅化集团(002497) | 2001-12-25 | 氢氧化锂、碳酸锂等锂系列产品 | 32.44(预告) | |
锂电设备 | 赢合科技(300457) | 2015-05-14 | 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 | 23.85 |
先导智能(300450) | 2015-05-18 | 锂电池装备、汽车智能产线 | 46.84(2019年) | |
科恒股份(300340) | 2012-07-26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 | 16.5-16.8(预告) | |
星云股份(300648) | 2017-04-25 | 锂电池检测系统 | 3.66(2019年) | |
正极材料 | 当升科技(300073) | 2010-04-27 | 钴酸锂、多元材料及锰酸锂等小型锂电、动力锂电正极材料 | 31.83 |
杉杉股份(600884) | 1996-01-30 | 锂电材料业务 | 82.16 | |
厦门钨业(600549) | 2002-11-07 | 锂电池材料及其他能源新材料 | 189.64 | |
负极材料 | 璞泰来(603659) | 2017-11-03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52.81 |
中科电气(300035) | 2009-12-25 | 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工业磁力设备以及锂电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 9.29 | |
电解液 | 天赐材料(002709) | 2014-01-23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 | 41.19 |
多氟多(002407) | 2010-05-18 | 六氟磷酸锂及多功能锂盐 | 42.45(预告) | |
江苏国泰(002091) | 2006-12-08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309.09(预告) | |
新宙邦(300037) | 2010-01-08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和碳酸酯溶剂 | 29.61 | |
隔膜 | 星源材质(300568) | 2016-12-01 | 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三类:干法,湿法和涂覆 | 9.72(预告) |
恩捷股份(002812) | 2016-09-14 | 锂离子隔离膜(基膜和涂布膜) | 42.83 | |
沧州明珠(002108) | 2007-01-24 | 干法单向拉伸隔膜、湿法同步双向拉伸隔膜、涂布改性隔膜 | 27.62 | |
结构件 | 旭升股份(603305) | 2003-08-25 | 新能源汽车变速系统、传动系统、电池系统、悬挂系统 等核心系统的精密机械加工零部件 | 16.28 |
科达利(002850) | 2017-03-02 |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汽车结构件 | 19.85 | |
锂电池 | 宁德时代(300750) | 2018-06-11 | 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 | 457.55(2019年) |
澳洋顺昌(002245) | 2008-06-05 | 小型动力电池 | 42.34 | |
国轩高科(002074) | 2006-10-18 | 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储能型电池组等 | 67.24(预告) | |
鹏辉能源(300438) | 2015-04-24 | 钴酸锂系列产品、磷酸铁锂系列产品、三元材料和多元复合锂材料系列产品 | 33.08(2019年) | |
亿纬锂能(300014) | 2009-10-30 | 锂原电池业务、锂离子电池业务 | 64.12(2019年) | |
欣旺达(300207) | 2011-04-21 | 锂离子电池模组 | 296.92 | |
电机 | 正海磁材(300224) | 2011-05-31 |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 19.54 |
方正电机(002196) | 2007-12-12 | 微特电机 | 11-12(预告) | |
大洋电机(002249) | 2008-06-19 |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及电驱动总成系统、BSG电机系统、车用及非道路 机械用起动机、发电机 | 77.76(预告) | |
电控 | 汇川技术(300124) | 2010-09-28 | 电机控制器、高性能电机、DC/DC电源、OBC电源、五合一控制器、电驱总成、电源总成 | 107.16-121.94(预告) |
万向钱潮(000559) | 1994-01-10 | 汽车制动系统、汽车传动系统 | 108.82 | |
蓝海华腾(300484) | 2016-03-22 | 主驱多合一集成控制器、主/辅驱集成控制器、混合动力集成控制器、辅驱集成控制器、电机+主驱控制器集成系统、电机+变速箱+主驱控制器集成系统以及客户定制化产 品 | 4.02(预告) | |
汽车电子 | 宏发股份(600885) | 1996-02-05 | 继电器、低压电器、高低压成套设备、精密零件、传感器、电容器、自动化设备等 | 78.19 |
均胜电子(600699) | 1993-12-06 | 智能驾驶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管理系统、高端汽车功能件总成 | 478.90 | |
法拉电子(600563) | 2002-12-10 | 全系列薄膜电容器 | 18.91 | |
德赛西威(002920) | 2017-12-26 |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 | 67.99 | |
整车制造 | 上汽集团(600104) | 1997-11-25 | 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含动力驱动系统、底盘系统、内外饰系统,以及电池、电驱、电力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产品系统) | 7230.43 |
比亚迪(002594) | 2011-06-30 |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大巴、纯电动出租车、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 | 1565.98 | |
广汽集团(601238) | 2012-03-29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 627.17 | |
北汽蓝谷(600733) | 1996-08-16 | 新能源汽车整车、核心零部件 | 235.89(2019年) | |
长安汽车(000625) | 1997-06-10 | 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充换电运营、分时租赁 | 845.66 | |
长城汽车(601633) | 2011-09-28 | 小型新能源汽车 | 1033.08 | |
江淮汽车(600418) | 2011-08-24 | IEV纯电动乘用车 | 428.30 | |
小康股份(601127) | 2016-06-15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 | 181.32 |
各公司公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整车制造上市公司中,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相对较低。在业务布局方面,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均有布局,产品远销海外。
图表4: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业务布局情况分析(单位:%)
公司简称 | 2020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 | 重点布局区域 | 新能源汽车业务概况 |
上汽集团(600104) | 2.29% | 中国及海外 | 新能源汽车销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
比亚迪(002594) | 20.02% | 中国及海外 | 已经构建了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全动力产品体系,掌握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链的核心技术 |
广汽集团(601238) | 11.31% | 中国及海外 | 拥有广汽新能源、广汽未来和广汽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板块 |
北汽蓝谷(600733) | 57.49% | 中国大陆 | 连续七年保持国内纯电动汽车产销冠军 |
长安汽车(000625) | 1.85%(销量占比) | 中国及海外 | 拥有逸动EV、新奔奔EV、CS15EV 等新能源车型, |
长城汽车(601633) | 3.83% | 中国及海外 | 掌握了核心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拥有纯电动汽车品牌欧拉 |
江淮汽车(600418) | 11.07% | 中国及海外 | 截止2021年3月底,江汽集团计示范推广超17万辆新能源汽车,累在私人领域累计推广规模名列前茅。 |
小康股份(601127) | 13.07% | 中国及海外 | 公司旗下重庆瑞驰汽车实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纯电动商用汽车业务 |
各公司公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核电业务业绩对比
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在行业居于领先地位。2020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达到313.45亿元,是排在第二位的上汽集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的近2倍。小康股份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在上市企业中相对较低,2020年收入仅有18.70亿元。
图表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业绩对比(单位:亿元)
公司简称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 | 2020年新发布车型 | 核心技术 | 备注 |
上汽集团(600104) | 165.55 | 宏光MINIE | 国内领先的电池、电驱、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自研的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性能已可比肩全球领先水平 | / |
比亚迪(002594) | 313.45 | 旗舰轿车“汉”和改款旗舰SUV“唐” | 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开发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 | / |
广汽集团(601238) | 70.96 | GS4 PHEV、Aion V、皓影锐·混动、凌派锐·混动 | 纯电汽车专属平台GEP、自主研发了集自动驾驶系统、物联系统、云平台及大数据于一身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 | / |
北汽蓝谷(600733) | 30.31 | ARCFOX极狐αT | 电驱动总成系统、互联网和智能化、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轻量化多材料整车 | / |
长安汽车(000625) | / | 科尚EV、奔奔E-Star、CS55纯电版、NE15TG-AA、欧尚X7 EV | “PM0.1”级复合抗菌杀毒高效过滤器、碳纤维铝合金混合结构车身 |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7113辆 |
长城汽车(601633) | 39.62 | 欧拉白猫、欧拉好猫 | 全球少数掌握了核心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包括:电池,电驱动,电控的整车企业 | / |
江淮汽车(600418) | 43.55 | 江淮iC5、iEVS4、iEV6E、iEVA50、帅铃i系 | 在电池热管理技术、本质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现六项核心技术突破。蜂窝电池率先通过新国标热失控安全测试。 | / |
小康股份(601127) | 18.70 |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 1.5T四缸增程器、一体化三合一电驱系统、智能增程核心技术 | / |
各公司公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核电业务规划对比
根据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规划来看,上汽集团、比亚迪和小康股份偏向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拓展业务布局;广汽集团、北汽蓝谷重点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江淮汽车和长安汽车则把重点放在新技术研发领域。
图表6: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公司 | 新能源汽车业务规划/最新布局情况 | |
上汽集团(600104) | 1)推进电动车专属架构升级开发和新一代电驱动系统等“三电”关键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 2)结合“车电分离模式”,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布局 3)与宁德时代、QuantumScape、SolidEnergy、清陶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新一代锂电池、固态电池的国内外布局 | |
比亚迪(002594) | 1)与丰田成立“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合作 2)与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签订战略商业联盟协议,拟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纯电动商用车及电动车零部件 | |
广汽集团(601238) | 明确将数字化作为本集团中长期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之一,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制定了从“业务数字化”迈向“数字业务化”的整体数字化转型蓝图 | |
北汽蓝谷(600733) | 1)在三电领域,围绕电池寿命安全、低温、快换等核心问题持续进行技术开发 2)在智能网联领域,基于αT车型完成全车OTA功能开发,并实现量产应用,掌握了整车OTA核心技术22项,覆盖了云端、车端系统、车端部件、用户终端。 3)在自动驾驶领域,αT车型已经完全实现了L2.5+级别智能水平、全自动泊车、透明底盘及全自动遥控泊车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量产开发技术, | |
长安汽车(000625) | “香格里拉计划”:长安计划未来在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1000亿元。到2020年,长安汽车将建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到2025年将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并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 |
长城汽车(601633) | 未来,长城汽车将构建以混动、纯电和氢能并举的新能源动力模式,兼容乘用、商用需求,构造全维度、全过程的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 | |
江淮汽车(600418) | 进一步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加速新品研发,完善产品升级,推进产品平台化研发,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正向研发能力和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的技术突破,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商业运营和私人消费市场领域的推广。 | |
小康股份(601127) | 与世界领先的ICT企业跨界融合,开展联合业务合作。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在技术、产品和渠道方面深化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双方联合打造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已进入双方线上线下渠道联合销售,开创了车企 营销新模式的新纪元。 |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