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众怼丰田击特斯拉,这家纯电动车企野心有多大?
03 对标特斯拉
彼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首次步入低迷,国补减半、地补消失,舆论唱衰,资本看空,老车主集体维权,这直接导致在2019年一整年,小鹏汽车都处在非常困难的状态中。
事实上,从2018年到2020年中旬,何小鹏多次流露负面情绪,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感叹,“在汽车行业里面除了体力累、脑力累,还有一个心累”。
到了2020年6月,何小鹏在微博发出一张合照,照片中何小鹏、李斌、李想相依而坐。何小鹏配文说:“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
这一状况,直到小鹏汽车P7发布和完成美股上市,才有所好转。
2020年7月,小鹏汽车发布了第二款量产车型P7,续航里程达到了708公里,补贴后售价23万元左右,公开对标国产特斯拉Model 3。
那么, P7碾压国产特斯拉Model 3了么?。
2020年全年,小鹏汽车P7交付了15062 台,国产特斯拉Model 3交付了137459辆;2021年1—7月,小鹏P7交付25550台,国产特斯拉Model 3交付了94842辆。
数据对照下,国产特斯拉Model 3对小鹏P7几乎是吊打。但对标特斯拉也促使小鹏汽车逐步成长为了一家技术驱动型科技企业。
也许是受到了特斯拉控告的刺激,2019年,小鹏汽车研发投入高达20.7亿元,较2018年10.5亿元直接翻倍,研发营收占比高达89.2%。
2020年-2021上半年研发投入分别17.26亿元、14亿元,Q2财报显示,到年底预计达到40亿元。
在团队建设方面,截至二季度末,小鹏汽车研发团队超过3000人,到今年年底,预计超过4500人,其中,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人员将占总数的约三分之一。
据2019年中国汽车专利公开量榜单,小鹏汽车提升至742件,专利发明占比76.28%,为国内汽车企业第一,涉及互联网及自动驾驶的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超过50%。
因此,在港股招股书中,小鹏汽车表示其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是智能,其自主设计和开发了全栈式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操作系统,并表示是第一家自主研发出自动驾驶软件,并将其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车企。
今年Q1财报,小鹏汽车首次确认了8000万元软件收入,XPILOT 3.0的累计付费率超过20%。但Q2财报时,小鹏并没有提及软件收入,只谈到渗透率在第二季度达到了 25%。
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未来汽车硬件价值将由目前的90%下降到40%,剩余的60%将由服务、软件及内容主导。
04 小鹏欲展翅
小鹏汽车的实力,距离特斯拉确实还有很大距离,但这并不妨碍小鹏汽车已经成为特斯拉最具竞争力对手的这一事实。
2020年11月,马斯克刚宣布完自动驾驶测试版将迎来重大改版。一天后,小鹏汽车在广州车展上宣布将在2021年发布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电动汽车小鹏P5,这吸引了他的注意。
马斯克并未针对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进行评论,而是暗讽此前的官司旧账。
何小鹏随即隔空回应,称这件事让马斯克“很不爽”,并表示从明年开始在中国自动驾驶的竞争上将对方“打的找不着东西”。
何小鹏底气在于小鹏汽车掌握着包括视觉感知、传感器融合、决策、规划和控制等环节的核心能力,是目前全球唯二的全栈自主研发的车企,还有一家就是特斯拉。
几乎是同一天,华为和北汽联合推出了“极狐阿尔法S”,蔚来随即发布了ET7,两款车均搭载激光雷达,这意味着,激光雷达将成为自主智能电动车的主流配置,这令马斯克倍感压力。
众所周知,因为成本问题,特斯拉与激光雷达水火不容,单视觉方案一直受到特斯拉极力推崇,对于激光
雷达,在马斯克看来是“没有必要使用的昂贵传感器。”
但伴随着华为96线的激光雷达发布,成本仅需200美元,这就更加强化了小鹏走的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技术方案未来胜出的可能性。
这是小鹏汽车与特斯拉的技术路线之争。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不想当乔布斯,正好相反,他想当的是一个新的库克。”有美国媒体如此评价在马斯克带领下,当今特斯拉的战略方向。
毕竟,“隔一段时间就掏出一种黑科技”这种打法,要面临巨额且长期的研发投入,而投资者偏爱的则是那些能够持续盈利的企业。
2020年,特斯拉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但据国外媒体分析,特斯拉在整车业务板块还是亏损的:“特斯拉总共通过出售碳排放积分获得了16亿美元,远远超过其7.21亿美元的净利润。”
而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亏损更是常态,小鹏汽车尤其如此:卖一辆亏一辆。
2018-2021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3.99亿元、36.92亿元、27.32亿元、19.8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4.3%、-24%、4.6%、11.6%。
巨大亏损来源于研发、生产基地等前期投入,而销量规模不足是实现盈利的最大掣肘,何小鹏曾表示单月交付一万台左右,可达到盈亏平衡。
最新数据表明,8月份小鹏汽车交付量7214台,同比增长172%,且已经连续2月交付量超过7000辆,考虑到更符合家庭用车需求的P5于9月15日即将上市,那么2022年,小鹏汽车将迎来盈亏平衡关键年。
目前小鹏汽车有肇庆、广州和武汉3个自建工厂,设计产能均为10万辆。但何小鹏对产能表现出极大的信心,“3家工厂最高峰值可能接近50万辆。”。
小鹏半年报显示:肇庆工厂二期扩建项目已经启动,在明年上半年内,产能将提高到每年超20万辆;广州工厂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明年三季度可以正式投产。
小鹏汽车也在同步扩张销售服务网络布局,截至6月底,实体销售和服务网络包括200间门店和64个服务中心,覆盖74个城市,年底计划超过350家。超级充电站也扩展至231座,覆盖65个城市。
同时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扩大可达市场规模,小鹏在Q2季报表示:“主力价格区间也会从15万-30万元扩大到15万—40万元,从而使我们的智能电动汽车覆盖更广大的客户群。”
从2023年开始,小鹏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2—3款新车型,新车型都将同时支持国际市场。目前,小鹏汽车积极在挪威和欧洲市场布局,P7已经出口挪威。
何小鹏此前表示: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在未来要做到世界第一,并称“真正的竞争将在2024、2025年展开”。
但也有人把2021年称为真正的“电动汽车元年”,其实准确地说,是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才刚刚开始。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