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个部门上百高管竞聘,长安版“全体起立”能否打破车企改革魔咒?
2030当前,长安难安
02
可是,长安大费周章来这么一出到底是图什么?
长安汽车表示,这是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加大市场经营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2017年启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战略”以来,长安汽车就开始对公司组织模式进行改革,向“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和孵化创新”的架构方向调整,不仅成立了长安汽车软件科技公司、先期技术中心、前瞻技术研究院等创新机构,还制定项目跟投、递延奖金、限制性股票、员工持股等多种激励措施,以推动公司实现预期市场目标。
但是,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汽车电动化的行业革新大背景下,对比比亚迪、广汽等老牌劲旅以及一众造车新势力,并没有达到当初的预定目标。这一点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有目共睹。
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新四化转型这一关键领域的迟滞。
早在2017,长安就发布了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宣布要在2020年建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到2025年,牵头投资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将停售传统燃油汽车,并在2025年前推出21款全新纯电动车和1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2018年8月,又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计划到2020年不再生产非网联新车,实现100%联网,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并实现自动驾驶L3级别量产;到2025年实现100%语音控制、并推出L4级智能驾驶产品。同年8月还和蔚来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长安蔚来”。
可是到了2021年,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型销量仍然只有7万辆,占自主品牌总销量5.8%,说是要建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到2021年只听闻一个无具体产品落地的 SDA平台,截至2021年底新能源车型也只有4款纯电车型和一款插混车型在售,要么是油改电,要么是入门级。
在电动化的道路,长安是动作频频,却成果寥寥。
在此背景下,长安汽车去年发布的2030愿景中还扬言,到2025年长安品牌销量将达到30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35%。2030年将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销量将达到45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60%。
在如此乏善可陈的背景下不仅要在四年内实现自主品牌近150%的涨幅,还要兼顾本就弱势的新能源汽车实现超30倍的销量涨幅,这对于当前的长安汽车而言无疑是压力山大。
此情此景,长安必须现在立刻马上拿出一些强悍的手段以提升集团整体运作效率。
但是,此番隆重的“全体起立”真的就是哪一味行之有效的灵丹妙药吗?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