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个部门上百高管竞聘,长安版“全体起立”能否打破车企改革魔咒?
全体起立,不如坐下深思?
03
先行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长安这次“抄作业”的成果我们只能保持有限的乐观。
早在2017年,徐留平在到任一汽后,就率先掀起了国有车企“全体起立”的风潮。徐留平不仅从一汽奥迪、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等合资公司借调很多优秀人才,支援红旗发展,同时还要求各个职能部门全体起立,竞争上岗。
无论是办公厅、战略管理部、产品规划等行政部门,还是研发总院、造型设计院、新能源开发院、红旗工厂等经营部门,无一幸免。
一汽内部人士表示,“全体起立”之后,徐留平将收入与业绩直接挂钩,各个业务板块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确实比以前高多了,大家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看到一汽突然精神抖擞起来,同样是业绩凄凉的东风也尝试照葫芦画瓢。
在合资公司领域,包括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雷诺等合资公司的销售和售后部门全部搬回武汉大本营,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市场部统一放在上海。此外,神龙汽车、东风乘用车等在内的中层全部重新竞聘上岗。
同年12月,东风乘用车公司还召开了内部会议,发布销售部大区总监市场化选配暨市场化绩效薪酬改革方案,表示将公开选聘大区总监、销售经理,并实施市场化绩效薪酬,改变以往传统的国企定薪制方式。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营销部门,内部竞聘者如果不合格还将以外聘方式填补空缺。
相比起长安,作为国有车企全体起立的两大先行者,一汽和东风的起立动作不可谓不激烈。
对于一汽而言,在徐留平的大力猛攻之下,作为一汽自主品牌主力的一汽红旗的确实现了接二连三的翻番,从2018年的3万辆暴涨至少2021年的30.06万辆。
不可否认其背后必有徐董事长大力出奇迹的功劳,但是在这三年暴涨10倍的成绩背后,却时不时传出一些让人生疑的杂音,要么是强派销售任务给供应商,要么是大力“鼓励”员工购买车辆,2020年末一汽出行发生的丢车事件,引起了业内对于一汽红旗真实销量的猜测。此外,作为一个年销量三十万辆的品牌,当前业内鲜少听闻关于红旗核心技术的讨论与体验,这一点着实让人觉得有些诧异。
至于东风,合资公司东风雷诺在2020年被迫退出中国市场,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所属的神龙汽车销量在2020年滑跌至5万辆,只剩下2015年巅峰期的1/14。2021年虽然艰苦卓绝地实现了销量翻番,不过也只是刚刚突破10万辆,热销车型、领先技术匮乏的局面也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此处不是非要证明国有车企的“全体起立”无用论,但是红旗、东风如此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能否改变自己命运,目前仍是未知,长安仅仅5天就完成的人事调动,就能为长安匹配到最合适的人才吗?
距离2030还有8年不到的时间,作为自主三强,作为曾经拥有军工品质的“百年长安”,面对当前转型滞后的局面,长安所背负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所以,与其简单粗暴的模仿前者采用这种一刀切地手段,不如仔细梳理阻碍未来长安发展的问题结症,更坚决地在前景已经日益明显明确的电动化领域加大投入,大胆引进外部人才,制定和公示岗位考核标准,让真正前沿的创新思维和真实的市场机制,去颠覆陈旧乏力的落后体制。
一言以蔽之,全体起立不是所有国有车企的灵丹妙药,在变革的道路上,长安还需要找准自身真正的病灶,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
- END -
原文标题 : 39个部门上百高管竞聘,长安版“全体起立”能否打破车企改革魔咒?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