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5大国际汽车厂商巨头,集体败走中国新能源

导语:从目前来看,丰田、本田、通用、福特与大众等5大国际汽车厂商巨头们,并没有把燃油车时代的优势很好地带到新能源时代,尤其是中国的新能源市场。

5大合资汽车品牌盘点,集体败走中国新能源

刘飞 | 作者 砺石汽车 | 出品

凯美瑞、思域、君威、福克斯、途观、帕萨特这些合资品牌的经典之作,曾是消费者在选购各价位汽车时绕不开的选择。

可如今,新能源汽车“乘风破浪”的时代背景下,各大合资品牌声量渐微,自主品牌大展拳脚。例如,比亚迪在3-5月,连续3个月销量超10万辆,今年前五月累计销量达51万辆,不仅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领导者,还超越了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与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的燃油车销量。同时其也实现了量价齐升,据悉,2021年平均售价达到15万+。其中,王朝系列的旗舰车型“汉”还成为自主品牌首款实现“双20万”车型。最新公布的5月份销售数据显示,“汉”更是单月销量达到2.4万辆,有望成为20万元+车型中的销量冠军。

除了比亚迪之外,“蔚小理”等一众新势力品牌,也利用各自的差异化策略与创新产品,占领用户心智,抢夺市场份额,上演“后浪”奔涌的故事。2022年前五月,蔚来、小鹏、理想销量分别达3.8万、5.4万和4.7万辆。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4月,国内乘用车整体零售销量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8.2万辆,却同比增长78%。突如其来的疫情扰动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但未改变新能源车销售持续高增长的局面。细看4月新能源车型的SUV和轿车销量榜单,仅有来自一汽大众的ID.4 CROZZ一款车排在SUV销量第十名,其他均为自主品牌的产品。

5大合资汽车品牌盘点,集体败走中国新能源

面对这样的市场走向,各大传统合资品牌是在裹足不前,还是蓄势待发?它们目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竞争力究竟如何?为了一探究竟,《砺石汽车》专门梳理了丰田、本田、通用、福特与大众等5大国际汽车厂商巨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具体进展。

1

丰田

丰田,可谓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创者。早在1995年,丰田就发布了传奇混动车型——普锐斯,并在1997年正式销售初代普锐斯。而国内混动领军者比亚迪的第一款混动车型F3DM面世,已是在11年后的2008年。随后在2005和2012年,丰田分别将二代和三代普锐斯于国内投产销售。

虽然普锐斯车型在全球斩获超300万辆的销售成绩,但是在中国市场却表现平平,最后面临停产。普锐斯当时接近30万元的售价,和过于前卫的“两厢半”造型,让其始终无法成为国内消费者的性价比之选。

普锐斯留下的技术遗产,在后续国内热销的HEV车型——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得以延续。其中,雷凌双擎在2021年实现78827台的销量,连续两年(2020、2021)位列国内HEV销量冠军。不过,双擎车型的纯电续航不足50公里,按照相关规定无法上“绿牌”享受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让丰田处于虽混动车型热卖,却与“新能源”无关的境地。

细看丰田目前在国内销售的,符合新能源相关规定定义的车型,一类是双擎E+车型,另外一类是纯电动车型。

前者是上述双擎车型的改进版,将镍氢电池替换为锂电池并提供充电接口,以满足纯电续航里程大于50公里的要求。但是,销售数量显示,国内的消费者并不因此买账。以雷凌双擎E+车型为例,其2022年4月的销量为64辆,与同级别对手比亚迪秦PLUS、汉DM-i的上万辆销量相差甚远。

究其原因,双擎E+车型与丰田传统车型一样,都基于TNGA平台,外观和内饰没有明显区分度,诚意稍逊。车辆的科技感和智能化硬件相比自主品牌,也显得过于保守,没有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能耗表现上,丰田并没有拿出更好的成绩。还是以雷凌双擎E+车型为例,其在官网页面显示的综合油耗为每公里4.3升,而其直接竞争对手——比亚迪秦PlUS DM-i,在官方给出的数据中显示综合油耗为每公里3.8升;更重要的是,雷凌双擎E+车型补贴后建议零售价19.38万元起,秦PlUS DM-i补贴后售价则是11.18万元起。消费者的选择不言自明。

再看丰田于国内在售的纯电动车型。C-HR EV是C-HR的“油改电”车型,外观和内饰两者基本相同,智能科技配置并无亮点,2022年4月只实现了54辆的销售成绩。而另一款iA5车型,则是直接将广汽埃安AION S换名后,纳入了丰田的销售体系,车辆甚至都不是“丰田标”,自然无法打动消费者。

无论是从双擎E+车型,还是纯电车型看,守旧于燃油车平台,向新能源车型过渡速度保守,错失新能源政策的关键节奏,可以概括为丰田在新能源领域表现不佳的原因。

5大合资汽车品牌盘点,集体败走中国新能源

也许丰田正是意识到了之前的失误,终于在2022年4月,向中国市场拿出了首款基于纯电平台e-TNGA的车型——bZ4X。全新e-TNGA平台带来了崭新的外观设计语言,和更有科技感的内饰。bZ4X不仅从外观上与丰田在国内的燃油、双擎车型上做出了差异,取消了前进气栅、采用了更犀利的大灯设计,车内还提供了12.3英寸显示屏和赛车手方向盘。

丰田在这次的bZ4X上,似乎有所突破。但是,bZ4X无论在三电技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辅助驾驶上,都没有突出的亮点。而且在价格上,其22至30万的售价,直接跨过了竞争对手——比亚迪宋PLUS EV的18.08至19.78万定价,甚至直追唐EV 27.98万元的起售价。丰田bZ4X上市后的道路,看来并不好走。

燃油车时代的巨大成就和混动技术的领先,拖慢了丰田进行新能源转型的速度。但丰田低估了中国新能源市场增长的巨大势能,致其目前处于落后。丰田后续的新能源战略会有哪些调整,会向中国市场推出哪些新能源车型,需拭目以待。

2

本田

本田,日本第二大车企,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中的表现同样不出色。

“买本田发动机送车”是不少网友对本田品牌的调侃,其中也能看出消费者对本田燃油发动机技术领先的认可。

本田也将发动机上的技术优势,延续到了其混动技术中。本田的i-MMD混动技术发展至第三代,已经能非常好的兼顾动力性和能耗,与丰田的混动车型媲美。所以,本田与丰田相似,在坚守自己燃油车基本盘的同时,并不急于向新能源迅速转型,而这也导致了其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掉队。

在自主品牌倾尽全力抢占新能源市场之时,为赶上新能源政策,本田在2019年至2021年推出了纯电续航更长的插混车型:CR-V 锐·混动e+、皓影 锐·混动e+,和纯电车型:M-NV、VE-1。同样,其均为在售车型的改进版本,迎合新能源政策为主,新意不足。所以,上述试水车型自然无法赢得国内消费者。2022年4月,四款车中销量最高的M-NV售出731台,而销量最低的VE-1只售出227台。

2022年,本田为改变其在纯电领域的现状,终于推出全新电动化品牌——e:N。

5大合资汽车品牌盘点,集体败走中国新能源

2022年4月,本田崭新纯电车型e:NS1、e:NP1陆续在国内开始上市预售。我们有机会一睹本田纯电动化车型的真容:锋利的大灯设计、发光的本田车标、流媒体后视镜、DMC驾驶员状态感知、超20000种电控程序算法、为电动车型专属打造的本田CONNECT 3.0系统……从各处细节上,无不感受到本田努力提升其电动车型科技智能感的用心。e:NS1车型17.5至21.8万元,和e:NP1车型17.5至20.5万元的售价,与比亚迪宋PLUS、唐、广汽AION Y、一汽大众ID.4 CROZZ等短兵相接,却只提供了最高500公里的CLTC续航。“口味”被培养起来的国内新能源车消费者,不知这次是否会买账?

同样在燃油车和混动领域成就不俗,同样在新能源转型上不够果断导致落后,同样推出全新电动化品牌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亦步亦趋的本田如何将其技术领先的形象在中国新能源市场重塑?期待本田给我们一个答案。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