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没实力,自主品牌狂卷自动驾驶,吉利在等什么?
吉利抱紧Mobileye,效果不如蔚小理?
其实吉利也不是没有能打的高阶智能驾驶,就比如极氪和Mobileye合作开发的NZP系统,Mobileye的 EyeQ5H芯片是在极氪001上的首发产品。
吉利当时在2020年发布极氪001的时候,或者说是领克ZERO concept时,曾提到过对于智能驾驶方面的规划:2021年在结构道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2022年率先在结构道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并于2022年亚运会核心区域,提供智能出行服务。2023年之前,在开放道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2025年之前,在开放道路上实现完全自动驾。
而现在是2022年的9月了,极氪001目前的智能驾驶才实现了ACC和车道保持,新势力们的高速领航、打灯变道、自动超越慢车等功能,极氪001还都没有实现,进展不及预期。
现在,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品牌们,在开发自家最新的智能驾驶系统时,几乎都会避开Mobileye,之前我们也分析过这件事,世界范围内还在与Mobileye大张旗鼓地共同开发最新自动驾驶系统的,也就极氪一家了。
在EyeQ5H芯片之前,Mobileye 的业务模式为芯片+算法打包供应,车企在其核心算法上无法深度参与,也就是黑盒方案,蔚来和理想放弃了Mobileye,转投英伟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对于EyeQ5H芯片,Mobileye为其提供了完整的软件工具开发包,并集成了硬件安全模块,便于车企自主研发相关算法及深度神经网络,算是半开放的状态。你可能很难想象,在中国曾经如日中天、出货量巨大的Mobileye,竟然没有在国内设立办事处,交流沟通往往需要跨时差、跨大洋的线上交流,极氪还在疫情时期,特地派人去Mobileye的老家以色列求取真经。目前,Mobileye已经派了技术人员进驻了极氪在杭州湾的总部,加快研发进度。
极氪和Mobileye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成果,其实也代表了吉利在自动驾驶研发合作领域内的做高水平,几乎纯视觉的新方案+合作商目前最强的芯片+集团内最顶尖的平台架构,这几乎就是吉利自动驾驶最强水平了,相信在双方的深度合作后,我们会看到极氪和Mobileye的最佳表现。
多条腿走路,依然是大方向
其实吉利也在合作和自研方面有一定的突破,比如最新的博越L车型,将搭载地平线的征程3芯片,百度提供算法支持,能让博越L实现NOA领航功能,增强了它在紧凑级SUV市场里的竞争力。
自动驾驶芯片自研方面,吉利控股旗下汽车芯片设计企业——芯擎科技官方透露面向“龍鷹一号”量产的集成和测试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龍鷹一号”在多款车型的调试和验证已陆续完成,但这是一枚智能座舱芯片,芯片算力8TOPS,如果要把它用作智能驾驶芯片的话,不太能胜任处理多传感器方案带来的巨大数据量,特别是加入激光雷达后,但是目前国产的自研自动驾驶芯片里,这颗芯片的性能还是不错的,但与英伟达、高通、Mobileye的产品去比较,这颗芯片的水平还是比较入门。
但自研自动驾驶芯片,乃至于自研全部的高端芯片,一定还是一个大趋势,特别是最近美国追加了关于对英伟达和AMD部分芯片对中国的出口禁令,又给我国的高阶智能驾驶研发蒙上了一层阴影。
看上去并没有限制英伟达Orin芯片的出口,好像没有什么影响,但被限制的英伟达A100和H100芯片,是用于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AI云计算中的重要芯片,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开始在云端训练自动驾驶,这两颗芯片正是卡脖子的东西,美方这一招还是相当狠毒的。
所以,自研高端芯片依旧是我们最为迫切要突破的点,因为要害掌握在别人手里,时时刻刻都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总结
整体看下来,吉利在智能驾驶方面目前走得路线,与长城和比亚迪其实比较类似,但是目前还没有在高阶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方面做出太多成绩、国外合作伙伴的约束、依然延续成熟方案,再加上自研的难度,都有些拖慢了整个吉利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的进度。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吉利在部分车型方面,已经开启的追赶之势,相信对于现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之后,也能够迅速追赶上来。
作者丨邹宇源
原文标题 : 又不是没实力,自主品牌狂卷自动驾驶,吉利在等什么?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