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从拿来到送去,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加速出海

2022-11-24 13:43
帮宁工作室
关注

02.

技术也要走出去

如何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平台研发成本,是汽车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国大部分汽车企业采取两种解决路径:一是纯电平台在体系内输出,二是向外输出,授权给其他企业。

在吉利控股内部,SEA浩瀚架构不仅运用在极氪身上,还用到集团其他品牌上,如路特斯、沃尔沃、极星。此外,这一架构还用在吉利的合资企业身上,如吉利控股与奔驰合作的smart品牌、吉利控股与百度合作的集度品牌。

目前,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的smart #1已上市,其他合作车型将在接下来两年内陆续上市。

向体系内输送平台的方式还在岚图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等身上有所体现。例如岚图开发的ESSA电动架构,不仅供给自身使用,还与东风公司旗下东风风神有关联。2021年,东风风神曾表示未来将利用ESSA架构推出新能源车型。

▲岚图ESSA架构

上汽集团推出的星云纯电平台,则承载了荣威、名爵、飞凡等品牌。同时,该平台架构还为上汽集团和阿里的合资品牌——智己汽车打造新车型。

随着自身综合实力增强,向外输出技术,中国汽车企业开始有了底气。

2022年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5.6万辆,同比增长73%。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到443万辆,同比翻倍,全球销量占比超过六成。

招商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汪刘胜认为,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水平已属于世界领先。“中国电动汽车技术起步较早,从2008年到现在已有十多年沉淀,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头部车企的电动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和国外刚起步的传统车企拉开较大距离。”

以比亚迪e平台为例,从2010年推出首款量产纯电动车型至今,该平台已进化至第三代。而与比亚迪地理位置毗邻的广汽埃安,其迭代速度亦在行业里领先,其中,AEP纯电平台推出5年,也已进行过3次迭代。

▲比亚迪e 3.0平台

“中国车企虽然新能源比较早,但投入也高。如果不把技术输出海外,成本很难收回来。”张翔认为,纯电汽车投资回报比周期长,技术、产品走出国门,可以扩大品牌规模。

国内大部分车企对此均秉承开放态度,尤其体现在纯电动平台和电子电气化架构上。

早在2017年,吉利汽车推出PMA纯电动平台架构(SEA浩瀚架构前身)时,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说过,该平台未来将像谷歌的安卓系统一样,所有数据免费对外开放。

“我们会向全世界所有汽车企业开放,谁想用都可以。”李书福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减轻研发负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消费者用车体验,以此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有过相似表态。2021年9月,在比亚迪e平台3.0发布会上,王传福提到,该平台继续保持对行业开放共享模式,有望将全球智能电动车发展进程提速至少3年。

除上述两家车企外,广汽埃安、东风岚图也都有意开放平台或者开源架构,以此提高平台利用率。

不过,并不是所有车企都持相同态度,也有部分车企认为,上述做法有泄漏技术的风险,他们没有直接放开技术的打算。

对此,付于武强调,中国车企走出去是积极信号,但这不意味着,技术、软件层面的开源是车企的必选项。在他看来,每个车企对市场的理解和战略不一样,各自有不同的发展战略,以何种姿态拥抱市场是车企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因为车企才是市场的主体。

汪刘胜认为,目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好时机。中国车企不仅要产品走出去,技术也要走出去,以此加深国外用户和市场对中国品牌的认知。

“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车企既有系统,也有架构;向世界展示先人一步的技术,是我国在这方面自信的表现。”付于武总结道。

       原文标题 : 从拿来到送去,中国汽车技术出海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