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的差距在拉大:谁掉队了?谁又取得了进步?
02效率之争:组织优化
从2022年下半年,蔚小理三家都进行了组织架构的优化和调整。
先说给自己动刀子最多的小鹏。
小鹏对管理团队进行了从顶层开始的调整和改革。
原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凤英加入公司,她会全面负责小鹏的产品规划,销售品牌市场以及负责整个大产品矩阵体系。「这会帮助小鹏产品更精准的抓住客户需求,并且大幅度提高我们在品牌市场销售服务的能力跟效率。」
至于小鹏本人,他的工作重心则是:持续关注如何通过管理实现同样的人数下,实现数倍的能效跟客户价值,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幅度降低全链条的成本。
此外,小鹏管理架构会变得更扁平和聚拢。从今年的2月份开始,小鹏所有的设计团队、研发团队、生产团队、供应链团队和组织管理团队,流程制度团队都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以设计为例,何小鹏透露,三个造型前端团队进行创意的竞争(也即是内部赛马)。
小鹏终于看到自己现在产品设计上的不足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变革需要时间,现阶段的这些车型(包括G6)老早就已定型,所以得等到后面的新车我们才会看到这种改进。
何小鹏透露,现在已经完成了品牌跟市场团队的初步整合,并重新确定了整体的策略。今年小鹏将会大幅降低营销支出。
此外,小鹏也已经完成销售网络扁平化管理,并且正在加强网络布局跟提高一线销售人员的培训和实际的战斗力。
目前改革效果还是可喜。一个案例:P7改款车型P7i SKU大幅精简,同时在新车上市之后展车、试驾车已经同步到店,效率提升不少。小鹏透露随着P7i的上市,小鹏3月新订单量环比2月份又有大幅增长。
但是改革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且有一定滞后性,所以今年Q1、Q2,小鹏的销量和财报,还是不会太好看。
至于蔚来,年初的内部信中,李斌也做了很多检讨,他指出了很多蔚来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交付量增速落后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应对供应波动,很多厂商的反应更迅速,更高效;针对需求波动,惯性太强,调整不及时,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新车上市前后的软硬件质量问题已经影响了产品口碑和声誉;测试车事故和数据被窃取事件暴露出公司内部管理需要加强;我们建立了用户满意度的反馈机制,但解决问题的闭环速度仍然距离用户的期望有很大差距;组织和团队在过去一年中扩展过快,内部沟通效率亟需提升;数字管理系统不能很好支持业务的新需求,已经成为了业务发展的瓶颈。外部压力不是我们回避自身问题的理由,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应该做得更好。」
李斌表示,将会对低效的组织、团队、流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
Q4财报上,李斌再次重申效率提升。「今年的重点是提高人效,而非减员或关停项目,追求同样的人力带来更多的产出。」
现在蔚来工作效率似有一点点的提升。
举一个例子,蔚来每次系统更新都会收到用户给到的诸多反馈,不一定马上就在下次新版本更新中体现,很多意见都是「下次一定」。
但是在这次Banyan 1.3.0中,Aspen、Alder、Banyan领航团的反馈大部分都已经在这次新版本中得到体现。
不容易啊,终于没那么多借口了,继续努力吧。
在新势力三家中,理想明显走得更稳健,目标也更明确,对于组织架构调整也更具主动性。
去年12月,李想发布内部信,正式启动矩阵型组织的升级,并在原有的两个横向实体部门(战略部和产品部)的基础上新增五个横向实体部门,支撑公司的全面矩阵型组织升级和流程运营。
这五个部门分别是:商业部、供应部、流程部、组织部、财经部。全面升级流程和组织,DSTE、IPD、IPMS、ISC、BT&IT、LTD、IFS这七个一级流程将会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全面落地,持续优化,形成理想汽车矩阵型组织的最小运营闭环。
理想新的管理划分如下:
总裁马东辉:负责研发与供应群组,管理供应团队(包含供应链、制造、质量);
董事长李想:负责产品与商业群组,管理商业团队(包含销售、服务、充电网络);
CFO李铁:负责组织与财经群组,管理人力资源、企业系统团队;
CTO谢炎: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负责底层系统研发。李想直言:「矩阵型组织是理想汽车迈进千亿规模、挑战万亿规模的最合适的组织模式。」
2022年理想全年营收为452.87亿人民币,今年理想将向着千亿营收发起冲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申报中立即申报>> 0Fweek 2025锂电行业榜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