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新“BAT”三足鼎立,是趋势也是榜样

2023-05-23 18:31
帮宁工作室
关注

02.

新可能

在新能源“BAT”诞生前,传统意义上的BAT指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三巨头的简称。

新旧“BAT”,分属新能源与互联网,它们在名称上有巧合,但背后也有一些共性。

比如,它们都掌握强大的技术实力。无论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还是比亚迪、埃安和特斯拉,都在各自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并且这些技术具有一定的差异化。

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在三电技术方面有较强的实力。特斯拉在智能驾驶上独树一帜。埃安则深耕EV(纯电车)和ICV(智能网联),是为数不多的掌握原创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从更高层次来看,他们都引领了一种趋势,或成为一种榜样。

去年,比亚迪销量大幅增长,并宣布停止销售燃油车。凭借纯电和插混双轮驱动,比亚迪取得市场认可,其勇气与前瞻力可嘉。

特斯拉和它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独具魅力和能量,被无数人和企业顶礼膜拜。在硅谷,马斯克甚至比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还要厉害,因为他在多个领域都成绩斐然。

埃安也颇具特色,有业内专家评价它是国企改革之典范。

去年9月,埃安召开创立大会,完成股份制改革,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战略协同董事。与多数因经营问题而改制的企业不同,埃安混改是为了迎接时代浪潮而主动出击。

其步骤是研产销一体、员工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择机上市。在上个月举办的2023上海车展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透露,埃安成功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千亿,超过其母公司广汽集团,今年埃安将力争实现IPO。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下,埃安展现了现代化国企的活力与风采。从市场成绩来看,埃安是目前汽车领域国有企业改革较成功的代表。

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给了中国品牌更多向上的机会,使之能在世界舞台与特斯拉等同台竞技。

在2023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埃安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品牌吸引了法拉利、兰博基尼、宾利、保时捷等汽车品牌高管驻足参观。以往,中国品牌从未被如此关注过。

同样受关注的,还有埃安旗下Hyper昊铂品牌最新车型——Hyper GT。这款预售价为21.99万~33.99万元的轿跑,搭载AICS智能底盘系统、多融合智驾感知系统、风云三号红外遥感技术和3颗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等高科技。

目前,在10万~25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内,埃安品牌占据较高的话语权,而昊铂品牌则主攻20万元以上的更高端市场。

从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大多数传统大厂转型较慢,合资企业以及大部分脱胎于国有企业的新品牌,都发展得不够快;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随时面临生存危机——淘汰赛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占据头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比亚迪、埃安、特斯拉等,才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BAT”并非可以高枕无忧。比如,对于特斯拉而言,需要考虑反复调整价格对用户的伤害;比亚迪要担心一味地扩张的风险;而埃安则要更快速地实现盈利。

今年以来,比亚迪和埃安势头强劲,但特斯拉却频频遇阻。5月1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特斯拉宣布将召回超过110万辆汽车,原因为“多因素叠加,可能增加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

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特斯拉缺席了。虽然其官方未提供任何理由,但行业人士猜测,特斯拉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重演其在车展遭遇的维权风波,另一方面则是并无新车发布。

此外,据外媒报道,即便去年以来特斯拉多次降价,但其销量并未增长。最近,从来不投广告的特斯拉,也决定尝试打广告。

由此可见,特斯拉的鲶鱼效应正在逐步消退,这给包括比亚迪、埃安在内的中国汽车品牌带来更多机会。未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BAT”格局或许还将生变。

       原文标题 : 新“BAT”三足鼎立,是趋势也是榜样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