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的翻身仗,不好打
今年2月6日,阿维塔11以超过2000辆的交付量,刷新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首款车型交付纪录。随后,阿维塔 CEO谭本宏和华为的余承东、徐直军一起,出现在了庆祝仪式上。
原本华为的嘉宾还应该有王军,但在捷报传来前两天,他被停职了。
一个半月后,另一个消息传来,广汽埃安AH8项目由和华为公司联合开发变更为了自主开发。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会和华为再做一个新品牌。
至此,难言成功的北汽极狐和明确离开的广汽埃安之后,阿维塔从华为HI模式的三家合作车企之一,几乎变成了唯一。
对阿维塔来说,很难确定这是一个怎样的处境。华为HI模式的确带来了市场影响力,但由高研发转嫁而来的高成本也结伴而至。
高成本又导致高定价,31.99万元起售的阿维塔11,今年1-6月合计销量为10797辆,平均月销量不到1800。
好在长安的燃油车基本盘仍在,上半年以102.1万辆成绩在自主品牌中仅次于比亚迪。其中,新能源累计卖出176057辆,占比17.2%。
但这个成绩距离「2025年停售燃油车」还差很远,于是长安的电气化转型被按下了加速键。
先是在深蓝和阿维塔品牌上快速扩充产品线,后又推出全资子公司启源,试图在中低端市场完成转型。但这些似乎都未被大众所知。
而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恐怕是影帝亲自破梗,为马自达正名了。只是,合资车早已风头不在,长安在新能源时代的翻身仗,该怎么打?
1
合资受困的长安
长安的上一个高光时刻,还要追溯到2016年。
这一年,长安福特一共卖了94万台,实现归属于长安汽车的投资收益高达90.3亿元。
但此后长安福特新车型投入节奏缓慢,同时伴随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平台期,自主崛起,二线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逐渐下滑,长安福特的销量和盈利迅速衰退。到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降到18.4万台,为长安带来19.3亿元的亏损。
福特以外,长安另一个合资板块也不乐观。
2017年是马自达的巅峰时期,在华销量突破30万,之后就开始下滑。2018年-2020年,马自达在华销量分别是27.2万辆、22.78万辆、21.46万辆。2021年一汽马自达退出,市场上只剩下长安马自达一家。
2022年以来,长安合资车型销量下滑情况更加严峻。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长安福特实现销量25.1万辆,同比下滑17.61%,利润上也由盈转亏,同比减少超过47亿元至-24.49亿元;长安马自达的销量则更为惨淡,去年仅卖出10.7万辆,同比减少41.2%,平均月销量不到9000辆。
进入2023年,两大合资车型的情况并未好转:今年1-6月,长安福特累计销售9.84万辆,同比下滑12.57%;长安马自达累计销售3.21万辆,同比下滑49.42%。在长安集团中,合资品牌的销量占比不足10%,较2016年的37%已跌去四分之三。
合资车式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华泰证券今年5月做过一个统计,列出了2018年10月以来合资品牌的折扣情况,得出的结论是从压力上看,二线合资>一线合资>自主品牌。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汽车的销量结构自然要转向依赖旗下自主品牌的低价燃油车。
今年1-6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102.1万辆销量中,10万元上下的长安CS系列累计销量为229867辆;而轿车系列和UNI序列累计销量分别为130416辆和130082辆。
如此转变下,直接导致长安缺少带动高利润增长的车型,而自主品牌的低端燃油车暂时虽然扛起了销量大旗,但在利润层面并不乐观。
拆解长安各业务板块利润贡献来看,2015-2017年,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贡献了超过95%的利润,而随着两大合资板块式微,长安也就失去了利润来源,自主品牌5年亏损96.5亿元,直到2021年才稍有缓解,当下新能源科技和阿维塔仍在亏损。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10 关税漩涡中的汽车供应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