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只欠“东风”的东风汽车

2024-05-29 09:25
证券之星
关注

在北京车展上,若论吸引眼球和流量的能力,雷军和小米无疑占据了榜首。雷布斯仅仅在车展上漫步了五万步,便轻松引发了百亿级的网络关注。

然而,当我们聚焦中国越野车领域时,流量之王的桂冠则非东风猛士科技莫属。他们在车展上的一系列精彩表现,吸引了无数眼球。

首先,他们的车展“车模”别出心裁——让周鸿祎坐上了猛士917高地雄狮,这一创新之举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接着,他们推出了预售价为368万元的猛士M-HUNTER狩猎者,这款车展上标价最高的中国越野车自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此外,东风猛士科技还与博纳影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并推出了首款联名车型——猛士917蛟龙战甲,这一跨界合作更是将车展的热度推向了高潮。

可以说,东风猛士科技在车展上的一系列流量操作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成功将自身打造成为了中国越野车在车展上的流量巅峰。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了东风汽车,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自主品牌,是否真的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01

历经四次创业

历经五十余载的发展与建设,东风汽车公司已经从原本仅限于湖北省十堰市一隅的小规模企业,扩展成为国内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同时,公司的产品型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单一的2.5吨越野车,逐步演变为如今涵盖几乎全系列的商用车乘用车产品的宏伟格局。

从1969到21世纪初,东风汽车历经四次创业时期的剧变,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规模企业,扩展成为国内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的大型汽车制造商。

第一次创业时期,东风汽车公司(原二汽)在十堰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扎根生长。通过“包建”与“聚宝”的方式,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成功建立起了生产能力。这一时期,东风汽车主要生产军用越野车,后来成功将军车技术应用于民用载货车,实现了军车转民用的重要转变。

第二次创业时期,东风汽车公司面临市场需求的挑战,决定自筹资金进行产能扩张和新产品开发。这一时期,东风汽车成功开发了多款新产品,如EQ150(EQ1118)型6吨平头柴油载货车和EQ153型(EQ1141)8吨汽车等,丰富了产品线,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同时,东风汽车还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资关系,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第三次创业时期,东风汽车公司面临产品线的重大转变,决定向轻型载货车、重型载货车和轿车进军。通过优化布局的“三级跳”战略,东风汽车在襄樊、武汉以及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逐步发展起了轻型车、轿车和零部件事业。这一时期,东风汽车还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资成立了东风神龙汽车公司,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同时,东风汽车公司也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并被列为国家首批企业集团试点单位,开始以轻型载货和轿车建设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

第四次创业时期,面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挑战,东风汽车公司陷入了困境。然而,公司并未放弃,而是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通过全面的体制改革和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东风汽车公司逐渐走出了困境。公司整车销量和销售额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并成功扭亏为盈。

此后,东风汽车公司继续深化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提升了自主研发能力,并推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东风汽车公司提出了“做强做优,建设‘国内最强、国际一流’汽车制造商”的总目标,并制定了包括整车销量突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内的战略目标。

02

激烈竞争落下风

近年来,东风集团股份面临了诸多挑战,其销量从2016年的巅峰427.7万辆逐年下滑。至2023年,年销量仅为208.8万辆,同比大降15.3%,相较于最辉煌时期几乎减半。

这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央直管特大型汽车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境。2023年,东风集团预计归母净利润将亏损近40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

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新能源业务投入的增加以及合资业务受市场压缩。尽管东风集团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加大了研发、品牌和渠道建设的投入,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仅为0.5%,远低于市场37.9%的平均增长率。同时,合资品牌也受到自主品牌价格战的影响,市场份额大跌。

为应对市场变革,东风集团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推出了多个新能源子品牌,包括猛士、岚图等,以覆盖豪华、高端、主流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岚图汽车,作为东风集团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自2020年推出以来,已发布多款车型。然而,其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22年销量仅为1.9万辆,2023年虽增长至5万辆,但与同行业领军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岚图汽车在高端市场的定位与其母公司东风集团在燃油车时代的大众市场定位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消费者接受度有限。

同样,猛士汽车作为东风集团的豪华电动越野品牌,也面临着市场挑战。其首款车型猛士917在2023年上市后,原计划限量发售1687台,但实际交付量仅为1007辆。

尽管东风集团在新能源领域付出了巨大努力,并紧跟行业趋势推出了多个高端品牌,但市场表现仍未达到预期。在品牌向上的高端化路线上,东风集团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以突破当前困境。

03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展望未来,东风汽车的破局之眼似乎在高端突破及出海发展。

周鸿祎坐上猛士917车顶,可以看作是东风猛士科技积极拥抱流量的一种策略,但公司更注重的是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持续提升。

在最近的展会上,东风猛士科技展示了三款重磅新品,包括新能源全地形极限越野概念车—猛士M-HUNTER狩猎者、豪华电动越野座驾—猛士917蛟龙战甲以及专为重度越野爱好者设计的猛士917高地雄狮。这些产品展现了东风猛士科技的决心和实力,也体现了公司对产品性能和服务体验的重视。

以猛士M-HUNTER狩猎者为例,这款还未上市的新车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内第一的荣誉,包括成为国内第一台轮边扭矩突破20000N·m的越野车、第一台采用全碳纤维车身的越野车、第一台基于猛士智能越野架构M TECH打造的管梁车以及第一台采用军车级中央集中充放气系统的极限性能车。猛士M-HUNTER狩猎者的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顶级越野市场的空白,也展现了东风猛士科技对极致越野和性能追求的坚持。

东风猛士科技通过运用最顶级的技术,包括军事化技术如轮边减速器和电子可断开稳定杆,以及全车碳纤维极致减重技术,打造出了这款性能卓越的越野怪兽。公司的目标是与巴博斯900攀爬者等竞品竞争,为关注赛事的朋友提供更加卓越的越野体验。

在2023年,由于欧盟对电动车补贴展开调查,中国汽车出口面临了新的挑战,这也凸显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劲势头。在这一背景下,东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出海”的领军者,于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大胆展示了其新能源转型的决心。东风柳汽一口气推出了4款新能源车型,并首次将纯电新能源车大批量销往海外市场。

此外,东风汽车的核心自主品牌如东风风神、东风岚图以及东风商用车,其出口销量也实现了成倍增长。多款热销车型如东风风神皓极、奕炫、新岚图梦想家和岚图追光等,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显著突破。这一系列的成绩不仅展现了东风汽车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更标志着其从简单的“走出去”战略转变为更高端的“走上去”战略,即将高质量的产品和技术带向国际市场。

不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东风汽车的高质量出口业务对其新能源发展至关重要,并且这种国际化战略也将有助于提升其在国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

数据显示,随着自主乘用车品牌的不断发力以及商用车品牌在区域市场的有效开拓,2023年东风汽车集团的总出口量达到了23.1万辆,其中东风商用车出口量更是同比激增181.7%,达到12506辆。进入2024年,这种增长势头并未减弱,仅一季度,东风汽车就已出口5.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9.4%。

2024年对东风汽车而言是承前启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作为汽车行业的“国家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东风汽车有着自己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它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加速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市场推广,计划在2024和2025年陆续推出多款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上,东风汽车也将构建更为完善的支撑体系,提升全球化商品开发能力,并计划新增超过140家海外经销商,以期实现30万辆的出口目标。

- End -

       原文标题 : 只欠“东风”的东风汽车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