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就像突然联姻,“日·本”汽车突然分手

2025-02-14 13:46
帮宁工作室
关注

编译 | 杨玉科

编辑 | 葛帮宁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历史重演——就像突然宣布联姻一样,日产汽车与本田(Honda)的突然分手也出人意料。 

2025年2月13日下午,日产、本田和三菱宣布终止合并计划。3家公司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将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内进行合作。 

本田和日产的董事会已投票终止谈判,但将继续在电动汽车领域开展合作。在两家公司发表的声明中,本田提议,改变去年12月23日达成的谅解备忘录,恢复到当年3月达成的战略伙伴关系。 

联合声明这样写道:“本田提议改变合作结构,不再建立一家联合控股公司,不再根据最初谅解备忘录中的概述,联合转让股份并由本田任命大多数董事和首席执行官,转变为通过股权交换,本田将成为母公司,日产将成为子公司。” 

两家公司认为,在日益动荡的市场环境中,为优先考虑决策和管理措施的执行速度,终止合并谈判最合适。 

至此,炒得沸沸扬扬的日产本田联姻画上句号。 

这1个多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路透社通过采访十几位匿名知情人士,厘清并还原部分事实,包括本田和日产在新公司持股比例上出现的分歧,本田管理层希望控制日产,以及日产扭亏计划进程过于缓慢等细节。 

无独有偶,宣布分手的当天,日产汽车发布第三财季业绩,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在业绩会上,为其董事会终止与本田合并谈判的决定进行了辩护,表示这一决定是两家公司当天早些时候敲定的。本田将日产作为子公司的修改方案是不可接受的。

内田诚表示:“我们不相信我们的自主权会得到保留,也不相信日产的潜力会真正得到最大化。”他补充称,日产对其他合作伙伴关系持开放态度,包括与本田的战略项目。 

2024财年第三财季,日产营业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78%,至311亿日元,净亏损141亿日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91亿日元。并第三次下调2024财年预期,营业利润下调至1200亿日元,预计净亏损800亿日元。

与此同时,日产公布了一项积极的扭亏为盈战略,计划到2026财年削减约4000亿日元的成本。全球产能削减20%,在全球范围内裁减2500名销售和行政部门的职位。

在详细介绍去年11月宣布的9000个裁员计划时,内田诚表示,将裁减6500个制造业岗位。部分削减将通过关闭三家工厂来实现。 

他计划在未来两年关闭三家工厂,从2025财年第一季度开始,第一个关闭的将是泰国工厂。另一个将在2025财年10月至12月期间关闭,第三个将在2026财年关闭。他没有指明后两家工厂是哪里。但有报道称,可能是美国的士麦那工厂和中国的广州工厂。

日产汽车的困境还未结束。

 

多年来,本田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独立性,与日产试水前,一直避免资本捆绑。它与通用汽车在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保持技术合作关系,但早些时候中断了与通用汽车开发下一代经济实惠型电动汽车的计划。 

本田和日产的共同点是,在一个热衷于规模的行业中,销量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不过,在宣布合并计划不到两个月后,这两家中型企业就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效力于伊藤忠商事的Kazuma Fukao说:“日产有很大的生存可能性,因为他们有意愿和机会与其他公司合作。”现在的问题在于,本田能否与其他公司合作?本田现在孤军奋战,更加困难。 

而日产至少有一家追求者在观望。 

富士康的筹码 

2月12日,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位于总部的一场活动间隙证实,他们正在就收购日产汽车股份进行探索性谈判。 

据《金融时报》报道,当被问及富士康是否会收购雷诺所持日产的股份时,刘扬回答道:“我们确实就收购(日产)股份进行了谈判。如果有运营需要,我们会考虑的。但购买股份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合作。” 

富士康方面称,除日产汽车外,他们还在与本田和雷诺进行电动汽车供应洽谈。“如何与日本汽车制造商合作,我们会见了很多公司,日产和本田就是其中两家。”伟证实,富士康将在2025年一季度宣布其电动汽车合同制造业务的一个新的日本客户。 

他没有透露这家日本客户的名称或规模。 

一位本田代表拒绝就是否与富士康举行会晤进行置评。日产汽车发言人仅表示,公司知道这些报道,但拒绝进一步置评。 

这是富士康首次就与日产汽车谈判发表公开评论。《金融时报》称,刘扬伟预计将在一两个月内宣布合作协议。 

作为全球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以苹果供应商身份而闻名。该公司正在寻求实现业务多元化,对电动汽车领域抱有雄心。 

刘扬伟声称,富士康不会成为一个汽车“品牌”,只会提供委托设计和制造服务。购买日产汽车股票不是其目的,相反,他们希望与日产汽车在不同的电动汽车项目上合作。 

其要害变化在于,富士康和日产汽车不会进行典型的收购,而是寻找合作方式,比如联合项目、共享技术、共同设计产品等。 

这样,两家公司都能发挥各自擅长领域,而不用担心全面合并带来的麻烦。这更像是一种适应性强、快速的伙伴关系,专注于他们关心的事情。 

如此一来,日产汽车可以利用富士康在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技能,而富士康也可以利用日产汽车现有平台和工程技术。这可能会加快新电动汽车的开发和生产,使两家公司在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占据优势。 

富士康的电动汽车战略,似乎是要建立一个伙伴关系网络。通过与不同汽车制造商合作,涉足电动汽车市场的不同领域。这种方法可以让他们分散参与,并从行业增长中受益。 

他们专注于合作,而非收购,显示出其在处理复杂的汽车行业时,采取了一种更为谨慎和战略性的方式。 

日产汽车也没有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除富士康外,其还在与一家科技公司就潜在合作进行谈判。 

可以肯定的是,富士康与日产汽车周旋之际,雷诺集团将在达成的协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雷诺集团是日产汽车的最大股东,拥有后者36%的股份,其中包括一家法国信托公司持有的18.7%股份。考虑到雷诺所持日产的股份,富士康也在与雷诺讨论合作。 

雷诺对此拒绝置评。之前它曾表示,其目标是将所持日产股份降至15%。 

但据彭博社1月底报道,雷诺不会放弃所持日产持股,除非向获得长期合作伙伴控股权的公司寻求溢价。 

“日·本”分手内幕 

魔鬼藏在细节中。路透社通过对十几位知情人士的采访,部分还原导致日产和本田联姻失败的真相。 

其中包括未被报道的相关信息,比如日产希望保持运营工厂的细节,对本田要求裁员的压力的抵制,以及日产内部对本田一些要求的反应等。但因相关话题比较敏感,所有人都要求匿名。 

销售低迷和管理层动荡导致日产汽车实力减弱。去年年底,日产汽车深陷困境,同宗竞争对手本田则充当了救命稻草——一项价值600亿美元的合作,将帮助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品牌展开竞争。 

据6名知情人士透露,合并谈判刚进行1个多月就遭遇破裂。原因有二:一是日产自傲,对自身困境没有足够的认知和警醒。二是本田突然决定修改条款,提议日产成为其子公司。 

其中3名知情人士称,尽管日产实力较弱,但该公司坚持要求,在谈判中获得近乎平等的待遇。 

本田方向日产施压,要求对方进一步裁员和削减工厂产能。但日产暂不考虑关闭工厂。上述3位知情人士表示,日产给他们的感觉是,尽管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但它认为可以自力更生。 

这种不妥协的态度,再加上本田管理层认为日产决策迟缓,最终导致这笔交易的失败。 

陷入困境的日产汽车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这是一个管理问题。”研究公司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分析师朱莉·布特(Julie Boote)谈到日产的动荡时说,“他们完全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品牌价值,以及扭转业务的能力。”  

日产和本田拒绝就消息人士描述的具体内容置评。 

去年12月,日产和本田宣布合并计划。两家公司自2024年3月开始谈判,希望在技术上合作。 

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在计算合并后公司持股比例问题上,谈判很快遇到瓶颈。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私下里对这笔交易的前景表示怀疑。4名知情人士说,本田管理人员抱怨日产决策太慢。 

谈判进展原定于今年1月底公开,但被推迟到2月中旬。 

本田管理层认为,日产扭亏战略缺乏细节,同时对工厂产能削减不足感到沮丧。 

路透社无法确定本田是否要求一定数量的裁员,或是否确定具体的产能削减。一位知情人士称,日产不希望关闭工厂,这将迫使工厂账面价值减记,并损害其盈利。 

作为扭亏计划的一部分,日产已做出承诺,计划裁员人数占全球员工总数的7%。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过去两年本田在中国裁减了更多员工,这很能说明问题。 

一位了解日产想法的人士说,就本田而言,它似乎不愿在计划上做出让步,这意味着它不认为日产是一个平等的对手。 

1月下旬,日产高管坂本秀行(Hideyuki Sakamoto)到访九州岛,宣布在日本建立电池电动汽车工厂计划,该工厂将创造500个就业岗位。 

坂本秀行说,日产不会削减九州现有工厂产能,九州是一个“地缘政治上极具竞争力的基地”,对未来电动汽车计划很重要。 

根据一位知情人士的说法,坂本秀行访问九州第二天,本田社长三部敏宏(Mibe Toshihiro)告诉内田诚,日产要成为本田的子公司——这句话未出现在两家公司于去年末签署的最初合并谅解备忘录中。 

路透社无法确定三部敏宏的举动,是否由日产在九州的公告而引发。可以确定的是,九州之行突显出两家公司在最佳前进道路上的紧张关系。 

九州并不是日产认为不可撼动的唯一工厂。一位消息人士称,对日产电动汽车战略而言,田纳西州的士麦那(Smyrna)、墨西哥的Aguascalientes,和英国的桑德兰(Sunderland)都至关重要,日产不想关闭或减少生产线。 

两位知情人士认为,本田突然改变交易结构,折射出其对日产的谈判速度越来越不耐烦。 

日产措手不及,因为这违反了此前达成的备忘录。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日产内部,这一提议被视为“令人发指”,是对日产这个老牌汽车制造商尊严的侮辱。 

雷诺称,尽管不了解相关讨论,但最新消息显示,这笔交易将导致“本田收购日产,而日产股东不会获得控制权溢价”,这样的结果“不可接受”。雷诺将“大力捍卫”自己的利益。 

根据谅解备忘录,如果双方同意结束谈判,双方都无需支付1000亿日元(6.5亿美元)的分手费。 

日本股票咨询公司Asymmetric Advisors策略师Amir Anvarzadeh认为,富士康比本田更慷慨,因为它需要在汽车行业拥有一个品牌,而日产很有吸引力。不管你怎么看他们的汽车和资产负债表,至少这个品牌相当有辨识度。” 

迄今为止,日本政府对本田与日产谈判破裂的看法并不明确,也不清楚是否会对富士康收购日产持开放态度。富士康是消费电子公司夏普的最大股东。 

对日产而言,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做。“他们对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日产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没有实事求是的看法。”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Automotive News、Reuters、Bloomberg、The Japan Times、ArenaEV、Financial Times报道,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原文标题 : 就像突然联姻,“日·本”汽车突然分手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