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态锂
-
德日高层互怼,背后没有谁是谁非
在实打实的数据面前,德系、日系品牌该如何扭转格局成为行业焦点。 德系和日系之争已经从之前的销量、质量之争,变成了如今的“口舌”之争。 近日在上汽大众途昂Pro上市发布会上,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连怼三个竞品的言论,引起业界热议
-
任正非新策略,华为将在汽车智驾如何转向?
民营座谈会的发言,马斯克的Grok 3发布,一夜之间,智能汽车风云再变。 如果没有长安、比亚迪在春节假期之后的全民智驾发布会,其实没人知道,中国汽车舆论场和真实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反差会如此巨大。虽
-
扣非净利8年亏损138亿!江淮汽车“豪赌”尊界能否破局
巨亏下艰难转型,江淮汽车(600418.SH)靠尊界能翻身吗? 主笔|张欣然 从2017年开始,江淮汽车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2024年预计再亏27.4亿元左右,至此过去八年时间合计亏损138亿元
-
江淮汽车的扣非净利扭亏战
前景可期,任重道远! 作者:张戈 编辑:俊逸 风品:陈晨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盈利大涨,扣非还亏,铆足劲儿前冲的江淮汽车仍任重而道远。 2024年10月1
-
-
-
-
-
锂价暴跌,新能源车为啥降不动价?
即将过去的2023年,大家更多聊的是感知力更强的汽车价格战。但在不那么显眼的位置,其实作为新能源车成本大头的动力电池部分,其核心原材料价格更是坐上了滑滑梯。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从去年年末的近60万元/吨,跌至眼下现货均价12万元/吨左右的水平,期货价格甚至跌破10万元/吨大关
-
-
-
-
任正非没能制住余承东,问界终归华为?透露重大信号
近日,有人发现,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已经将问界商标已经转让给了华为!商标类别为9和12类。 9类为手机、计算机、软件、导航电池、电池充电器和集成电路等这些。12类是汽车、飞机和船舶等运载工具。 这意味着问界汽车以后的归属权是华为,不再是赛力斯了
-
销量下滑、扣非净亏,长城汽车“翻身仗”好打么
不迁怒不贰过 作者:俊群 编辑:刘明远 风品:李鹏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去年‘深蹲’的过程比较长,所以就想在上海车展密集地把牌打出去
-
长安一季度喜忧参半,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4.75%
得益于自主业务快速发展,长安汽车在一季度将合资板块复苏不济所导致的漏洞填补,交出了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成绩单:净利润为69.7亿元,同比增长53.65%。 4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长安汽车公布了其
-
油价反弹,锂矿暴跌,汽车价格战打不打都无所谓了?
新能源车涨价,特斯拉官降,中国品牌跟进,燃油车掀桌子,部分车企开启保价模式。以上大约是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国内车市的经历的一系列过山车似的价格大乱斗。就当上个月大家还在讨论价格战要打到什么时候,到底是“保价派”技高一筹,还是掀桌子的更得人心时
-
任正非签署EMT,“华为不造车”一锤定音,重回B端剑指何方?
“任正非怒了……”“华为内讧了……”“余承东要下课了……”“余承东要去小米了……”这几天围绕华为造不造车产生的争论,不知道养活了多少标题党。要说华为也真是强,一款车没造,弄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舆论鸡飞狗跳
-
-
任正非对华为“不造车”已经坚持了8年
《港湾商业观察》李镭 相比起2022年的业绩表现,“华为不造车”的确定性继续不做令外界颇为关注。 从各路诸侯狂飙造车到如今价格战打响与持续“烧钱”的无底洞,几年时间,围绕着造车的商业故事络绎不绝
-
碳酸锂价格腰斩,但想买便宜电动车还得等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叠加国补倒计时,新能源车掀起了一波涨价潮。不过在国补因素的背后,大家更愿意把原因归结为原材料,特别是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保障。确实,价格一度高达60万元/吨的碳酸锂,让普通消费者都得以被科普锂元素的稀缺性
-
三年之后又三年,任正非喊停造车背后的是非曲折
“明明说好是三年,可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 每当华为是否亲自下场造车的新闻在市场上喧嚣不停的时候,笔者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无间道》里的这句台词。 早在2017年,华为造车的话题就成为了汽车行业的讨论焦点
-
余承东本想带领华为问界一路狂飙,任正非却紧急“踩刹车”
作者:龚进辉 3月的最后一天,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过得十分憋屈,他似乎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昨天,华为就汽车业务再次发出决策公告。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
-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回落,中国电动汽车会降价吗?
根据最新消息,锂电池相关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电池级碳酸锂报价49.25万元/吨,连续21天呈下降态势,近30日累计跌76000元/吨。这也意味着,比起12月份的高点 ,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将明显降低。
-
新能源可“避风”但非“港湾”,乘联会:燃油车零售累计损失220万辆
12月9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简称:乘联会)发布了11月份汽车零售销量快报: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64.8万辆,同比下降9.3%,环比下降10.6%;1-11月份累计销量1836.6万辆,同比增长1.8%
-
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创新高,特斯拉这波大降价,国产车怕是跟不动了?
最近,从相关渠道获悉,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材料锂电材料报价上涨,电池级碳酸锂涨1500元/吨,均价报56.75万元/吨,报价创历史新高。新闻虽短,却影响巨大。众所周知,纯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正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动力电池以及纯电动汽车必然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
-
-
任正非“寒气”逼人,华为连汽车业务也要“动刀”
作者丨北 岸责编丨崔力文编辑丨别 致“谁的现金流可以消耗到最后,谁就能活下来。”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火爆全网的内部文章,想必很多读者已经看过了。这篇
-
任正非喊话“活下去为第一要务”,对A股长远会有多大影响?
文章仅记录《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416篇原创文章”“我们要活下来,不是为了理想而奋斗!”“夯实责任,??奖金升职升级与经营结果挂钩,将寒气传递到每个人
-
华为任正非:未来十年非常痛苦,汽车业务砍预算做商业闭环!
北京时间8月23日,全网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之一,是华为公司内部论坛在8月22日下午发布的题为《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因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文中表示“把活下去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
-
特斯拉内部人士回应“扩产,非第二工厂”,扩产后产能将达100万辆
近日路透社消息称,特斯拉中国确认了在上海建设第二工厂的计划,该工厂准备增加45万辆汽车的年产能,包括Model 3和Model Y,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枢纽”。路透社表示,他们看到了特斯拉写给上海政府的一封感谢信
-
江淮“代工”的是与非
人们惯用“存在即合理”这一说法来粉饰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对于走过技术换市场的中国汽车工业而言,有些车企蜕变成长为全球化汽车企业,有些则在新格局下彻底变成代工厂。针对江淮汽车这些年的变化,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最终我们仍需要尊重市场
-
-
-
-
-
如何正确看待市场上非国标汽车碰撞测评?
2021年10月26日,中汽中心在天津举办了C-NCAP十五周年活动。自2006年以来,中汽中心的C-NCAP历经5次升级换版,针对500多款热销车型进行了1500多次碰撞测评,涉及87家企业的产品。在C-NCAP等的推动下,我国汽车安全研发更加注重安全性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