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外汽车品牌,可以是友非敌

2024-01-23 11:51
汽车公社
关注

导语

Introduction

中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完全能够充分借力海外汽车公司,实现携手共进。

作者丨卡曼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靳鹏辉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高光节点。

尽管全球低迷,内外承压,但是亮点不胜枚举:首次突破年度销量三千万辆,中国品牌以56%的空前市场份额收官,新能源渗透率提前突破30%。

中国汽车品牌值得恭喜,那么外资品牌与合资车企,是否要用“胜利”的反义词去描绘?

思维不必二元对立,市场不必零和博弈。

汽车品牌,无论中外,无论油车电车,只要进入国内市场,其实都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立统一,整体性体现在诸多方面。人才维度,数以千万计的人员,在合资车企和自主车企之间流动。体系维度,合资企业、进口品牌,都推动了中国本土供应链与配套体系的进步。

燃油车时代,大众、丰田、奥迪、通用等为自主车企提供平台和动力蓝本,手把手帮助建立制造业标准体系;电动汽车时代,特斯拉、大众ID、丰田bZ等促进中国供应链发展。

因此,中国汽车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在对海外品牌借力、合力,甚至“战胜合资之道”的电动化,其实也概莫能外。

进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之后,本土与海外汽车品牌,其实更多时候站在了同一个阵营。

亦师亦友亦对手

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中国,和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分支汽车,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

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z)将2辆汽车带入上海,宣告汽车进口从此开始。

1984年,北京吉普的开张,揭幕了中国汽车合资历史,到今年恰好是四十周年历史。

进口车的百年积淀,合资车的“不惑之年”,似乎在中国走向了疑惑和迷惘——电动化出师不利,市场份额明显缩减,多数合资公司与进口品牌的存在价值也被贴上质疑的标签。

合资车企和进口品牌,对中国还有多大价值?这样的疑问,其实几十年前“市场换技术”定位,就已经开始萦绕左右。

在燃油车为主的岁月里,中国车企师法海外汽车品牌,是一种常态。

进口品牌-合资外方-合资中方-自主板块,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链条,将原本看起来并无关联,甚至还存在对立的两个阵营连接起来,构建起技术、人才输送的纽带。

上汽和通用联合开发小排量发动机、吉利与沃尔沃成立中欧技术中心……已经是非常公开而正面的典范。丰田集团的底盘平台,被一些本土车企借鉴来作为蓝本,大众EA888发动机也是一些自主车企先进动力的参考对象。

尤其是在汽车产业切入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之前,最重要的产业革命在于丰田和雷克萨斯普及开来的精益生产TPS。这是继福特T型车创立流水线生产之后的又一次产业跨越,将粗放式盈利转变为精益式经营,从每一个细节角度提升效率,做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尽管出于利益考量,外方车企很难一次性倾囊相授,但毫无疑问中国汽车产业从中受益良多。

例如在国有车企中,目前能兼顾“合资与自主平衡发展”,销量和利润并重,同时自主新能源板块也颇有起色的汽车集团,广汽算是一个代表。

无论是广汽传祺自主品牌还是广丰广本合资板块,都有较好的市场表现,广汽埃安也是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里的尖子生代表。而广汽从当年“四大四小”走到今天,2023年以250万辆排到集团销量前四,利润也维持在较好水平,2017-2018年甚至突破百亿元。这离不开广汽与日系车企的深度合作,对精益化经营的深入理解和贯彻。

同理,大众Audit制造体系对一汽制造水平的贡献,通用技术对上汽和五菱的作用,也都是或潜移默化、或直截了当实现了助推。

外资品牌和中国汽车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亦对手。

在中国汽车蹒跚学步的童年阶段,外资品牌更像一位老师,手把手教导中国车企从底盘平台、动力总成的技术入手,从高精度制造的标准体系入手,从渠道体系和营销模式入手,建立起完整的当代汽车工业框架。

当然,外资品牌不是在做公益,这种贡献代表着交换经济利益的回馈,也和自主品牌在市场上从“各占高低档次”,到逐渐短兵相接、争夺份额,因而也是对手的身份。

而在汽车产业整体转型智能电动汽车之时,中国汽车大有“出师”势头。这时候,中外汽车品牌就只剩下对手身份了么?并不是,更像是朋友的关系。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