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聚焦动力电池标准:权衡背后的利益诉求

blob.png

近两年,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的迫切需求,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拓海外市场也已经被许多动力电池企业提上日程。因此,动力电池的标准化以及如何与国外当地标准的对接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

尽管国家已经开始推进动力电池的标准制定工作,但在快速发展的市场面前,标准的发展仍显滞后。如何构建统一的标准体系,如何适应海外市场的相应标准,这些需要政府部门、动力电池企业和消费者等相关方提前思考和布局。

近日,ASTM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副主任委员刘斐就动力电池标准化的一系列问题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国外标准:“拿来”或“参与制定”

动力电池企业要走出去,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就涉及与国外标准是否一致的问题,我国的标准与国外标准如何“相处”?

刘斐表示,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产品标准和通用性标准。美国等国家认为,大量的社会资源不应该投入在产品标准上,那是企业的事情,而应该放在安全上,防止产品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为企业设置安全底线。所以,中国的产品标准可以与国外当地的标准不一样,但安全、环保等通用性标准尽量与国外保持一致。

比如,我国的电池企业要与美国车企合作,进入美国市场,一方面其电池要满足美国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满足美国国家层面对电池的标准要求。同样,比如特斯拉要进入中国市场,其动力电池的规格尺寸、安全标准、环保要求等要与中国的标准一致,即满足中国标准,但产品技术没必要一样。

关于中国动力电池产品如何顺利打入国外市场,在标准方面,刘斐建议:一是将国外的标准拿过来用,二是企业直接参与标准制定。他认为,国外所要求的安全底线标准、通用性环保标准等,这些一定要关注,我国制定标准时要考虑进去,尽可能将其引用过来。

深层次看,中国一定要参与到国外通用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我们的安全等诉求纳入到国外的安全标准中。这样就从更深层次解决了我们国家电池标准与国外电池标准的一致性问题。他表示,ASTM鼓励中国电池企业多参与标准制定,在标准出来之前,中国能把自己对产品的标准要求写到ASTM的标准中去,这样中国企业就可以通过ASTM平台与国外标准对接。

权衡标准背后的利益诉求

多年前,中国乳业新国标出台后,有人认为该标准被个别企业“绑架”,罔顾消费者的利益,一时间有关原乳标准高低的纷争,将中国乳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实,标准的背后是利益的诉求,有些标准推广遇冷,面临障碍,或是标准本身不具备代表性,没有反应行业诉求,所以,标准好用才是硬道理。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好用”?刘斐指出三点:

1.市场能够接受的标准,市场的接受度越高越好。如果用的人多,说明这个标准好用,能够推动行业发展;如果这个标准很少人用,这种标准没有意义,就会被淘汰掉。

2.给市场带来良性的支撑,引导市场向好的方向转变。

3.要让市场的力量(企业和用户)共同在平台上发声,给予各方同等的话语权,让各方在充分讨论中找到平衡点,不能局限于专家编写标准、再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发布。

对于我国而言,无论是单个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行业或行业联盟等,往往把多数精力放在制定产品标准上,对通用性标准关注较少。这使得消费者的一些诉求未能在国家层面得到反映,这样的标准是有限度的,难以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

至于什么时候制定标准合适?刘斐认为,产品在市场上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用户有了一定积累之后,针对出现的问题,从制造商到用户,制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成熟的标准是在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制定的,这样它就具备了一定的广度和适用性。

今年,关于动力电池的规格尺寸、编码制度、余能检测以及拆解规范等标准已经出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动力电池标准化也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动力电池要走出去,在通用标准上就要与海外标准接轨。正如刘斐所呼吁,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要积极参与动力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我们在制定国内的动力电池标准的时候,要让尽可能多的电池企业、电池用户、政府部门的人参与进来,以平等话语权的模式制定标准,同时也要引进国外标准,为走出去掘金海外市场打下基础。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