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入主银隆新能源,董明珠和雷军的新“赌局”?

2021-09-15 17:30
C次元
关注

02

醉翁之意不在“车”?

无论是格力,还是董小姐本身,经历艾菲一事之后,恐怕也都已经意识到入局乘用车的为难之处。而格力老调重弹,重新收拢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银隆作为子公司,恐怕也是醉翁之意不在“车”。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董小姐在本次“交易”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跳出汽车行业,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之下来看,涉足新能源是格力势在必行的转型之路。

银隆新能源是国内少有的已经形成循环产业链的新能源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上游电池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整车、储能系统,以及锂电池回收等方面。

尽管银隆引以为傲的钛酸锂电池目前并不被主流车企所认可,但其高循环、长寿命的特点,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都将伴随着碳中和概念的深入人心,在储能领域焕发出蓬勃生机。

对,没错,就是储能领域。关心董小姐的小伙伴肯定都听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现在让空调成为一个发电站,晚上照明不花一分钱!”

简而言之,董小姐的意思就是将光储发电模块集成在空调外机上,并使其成为一个小型发电站,以满足其他家用电器用电。而该方案有两个技术难点需要解决,一个是光能发电的效率低下,另外一个则是储能电池的选型。

巧合的是,钛酸锂电池好像刚好合适。

相比于三元锂、磷酸铁锂电池来说,钛酸锂电池确实知名度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毫无用处。相反其循环寿命长、工作环境范围广,以及充电速度快等特点,要远超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但物有双面,不被主流接受的原因也很明显:钛酸锂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低!

先天不足,意味着钛酸锂电池难以搭上智能电动汽车的“快车”,但另一方面,钛酸锂又很适合做太阳能发电储能。有数据显示,关于光能储电的成本,磷酸铁锂电池约800元一千瓦时,2000次使用寿命,平均每千瓦时蓄能成本0.4元,钛酸锂1600元一千瓦时,20000次使用寿命,平均0.08元每千瓦时储能成本。

假如数据为真,那么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钛酸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优势是不是很大?而且据了解,银隆新能源拥有着钛酸锂和磷酸铁锂两种生产线约40余条,电池板块总体实际产能约18.31GWh/年(其中钛酸锂电池实际产能为2.85GWh/年),虽然与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龙头企业相差甚远,但事实上,“有”就代表着“可能性”。

▲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不同,功率密度指电池瞬间释放的能量,能力密度指电池单位质量可输出的能量。

03

“车”的发散与集成

乍一看,车圈热闹非凡,做空调的、做手机的,甚至就连做代工厂的都参与了进来。不否认,其中一部分企业瞄准的就是新能源、智能、电动等时代红利;但如果进一步思考便能发现,其实这些参与进来的企业都还有着另外一个共通点——高端(智能)制造。

不好准确的定义出到底什么才是高端制造,但可想而知的是,围绕着智能电动汽车、空调、手机等复杂且具备高科技属性的个体,从发散到各个零部件的精细制造,再到统一集成的整机组合,高端制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以汽车整车制造为例,毫不夸张地说,在传统制造业中,目前主流车企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领域的制造工艺,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最高、流水线生产效率最高,以及精度质量要求最高的制造工艺。

如果再细分到发动机、电动机、变速箱、车规级芯片、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必不可少的零部件方面,其精细程度恐怕还要再上升一个量级。

所以,与之类似的,比如在空调、冰箱等家电行业,比如在与生活难舍难分的电脑、手机行业等,也都面临着市场广阔、制造能力低端等“问题”。

各个行业许许多多的环节,仅凭借“买买买”是难以解决问题的,我们当然承认全球化分工合作的存在必然性,但不论是从削减成本进行国产化替代,还是从避免技术“卡脖子”的角度来看,国家、企业、个人都应该对高端制造给予足够的重视。

恰好的是,现阶段的汽车行业正是这样一个突破点,集成发散之间,愈多的人参与,就能愈快地促进未来高端制造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