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全球经济衰退这只手,终于开始伸向汽车自动驾驶

2022-07-25 15:59
路咖汽车
关注

没有钱,没有人,就没资格坐到烧钱研发的桌上,而全球经济危机的衰退信号,让车企开始慢慢发抖。

今年年初,春节刚过完,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阿里巴巴,正在开始推进“滚动式人员优化”。简言之,在企业内部,不断优化低效、低收益、重要性低的人员和部门,最终保持企业的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如果你今年也在找工作,或者换工作,除了少数的几个高精尖技术领域,那相信你会明白各大企业今年的用人态度谨慎到了什么程度。

对经济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会知道,二战结束后,凯恩斯主义面临挑战,货币主义崛起,菲利普斯曲线也被改了很多次。事实是,没人能精确预测全球经济的下一步的起落程度,经济衰退是大还是小,正如当今的美联储Vs拜登预算案那样。

全球的传统格局被俄乌战争加速打破,全球的经济环境也因为疫情+战争+很多原因,变得和以前不同,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产业、人。

美国的6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一出,已经不甘于破8,而是直接冲到了9.1%,遭遇40年来最严重通胀。纽约邮报、福克斯、美国国会山报、英国卫报等全球知名媒体,都纷纷抛出了一个观点,美国很可能遭遇大衰退2.0。而当下的新经济事件,也开始对工业领域的王冠-汽车,产生更大的冲击。

核心汽车技术,裁员+离职人员越来越多,裁员方向五花八门

眼下最新潮、最火热的汽车技术,无疑是自动驾驶,或者说是智能辅助驾驶,高高在上稳坐全球最高市值的特斯拉,就是例证。

特斯拉的成功,直接带动了一大片车企开始向智能化加速转型。奔驰,直接在德国拿下全球第一个L3级自动驾驶,宝马宣布2023年要推出自己的L3级自动驾驶,大众集团直接开砍燃油车预算,几乎All in进入智能电动领域,接下来要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美国,有特斯拉、Waymo、通用Cruise、福特等,除了特斯拉之外,其余都专门以公司级别成立了自动驾驶业务。而中国更是百花齐放,小鹏、蔚来、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都有专门的自动驾驶大型部门,还有华为、地平线、高德、百度Apollo等公司在进行发力。

不过,进入2022年至今,上述大多知名的车企,它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裁员,同时部分企业还出现了更大的变化,核心人员离职。

1.特斯拉于7月中旬,裁减负责Autopilot的车辆数据维护的229名员工,裁员前该团队有约276名员工;

2.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宣布解雇近8%的员工,其中包括极为重要的激光雷达工程师团队;

3.福特和大众投资的Argo AI宣布裁员150人,整个公司共2000名员工,裁员比例约7.5%;

4.理想汽车今年上半年,被爆毁约应届毕业生,背后的很大原因也是自动驾驶技术团队进行人员调整,所需岗位变少;

5.华为、百度、小鹏等,则时不时的被爆出有裁员的消息。

从公司层级来看,各大企业对人员团队的缩减理由基本上是五花八门,特斯拉裁撤的更多是可替代性较强的数据标记人员;通用Cruise的裁员则暗示了很多事,激光雷达团队工程师裁员,可能体现着其技术发展的变化;大众和福特的Argo AI,消息显示,是之前招聘过猛人员团队过大,最终开始裁撤并降低成本;理想的调整,如果以当下其与地平线和英伟达的最新合作规划来看,大概率是此前的技术研发既定路线发生了调整。

简单说,这几家企业都在做一件事,即通过裁员来精简自己的企业运营成本,不同点则在于,有人是小优化、有人是大变动,甚至是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从美国本土数据调研机构的消息来看,今年5月,美国科技行业裁员近16万人,裁员公司数量达到了37家,包括特斯拉、微软、Facebook母公司Meta、奈飞、等。

另外,除了裁员之外,相信很多人也得知了很多头部企业技术领军人物发生变化的消息,如下:

1.特斯拉人工智能负责人、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师Andrej Karpathy宣布离职,当前特斯拉最强的Autopilot技术,正是由其2018年入职之后,才达到了今天的水平;

2.今年1月,华为原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离职,今年7月,华为自动驾驶系统 CTO、车 BU 首席科学家陈亦伦博士,投入清华张亚勤博士麾下,加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任智能机器人方向首席专家;

3.今年2月,理想汽车CTO王凯离职,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实时操作系统等),移交至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工程师马东辉;

4.今年4月,蔚来自动驾驶助理副总裁章健勇离职,其在蔚来已任职7年,负责整合硬件团队、操作系统+数据安全团队、算法团队、系统工程团队的自动驾驶系统和集成落地。

原有自动驾驶技术负责人在同一时期纷纷离职,意味着其所负责的版块,与企业的预期要求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出入,简言之就是现有方式不能完成原定规划,于是需要换路推进。特斯拉想做到真正的无人驾驶,蔚来、华为想快速做到点对点的高度自动驾驶,理想的相关负责人更换速度较快,并不能太好判断当前遇到的瓶颈在哪。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