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汽车品牌,为什么不减反增?

2023-04-13 10:49
汽车公社
关注

导语

Introduction

没有试错,永远不可能成功。

作者|杨晶

责编|杨晶

编辑|靳鹏辉

这几年,随着克莱斯勒、欧宝、铃木、雷诺、菲亚特等汽车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人们纷纷都在寻找下一家汽车品牌是谁。并且市场的主基调是,那些远离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被视为品牌力、竞争力不行。

实际上,用辩证的思维来看,无论是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还是当下尾部的合资品牌,并没有统一出现“不行”的状态。铃木在东南亚市场、雷诺在欧洲市场,现代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在其本土市场,乃至全球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这其实也给中国汽车品牌一定的启发,要想成为全球性的汽车品牌,与国际老牌车企分庭抗礼,不仅仅表现于在国外市场与之竞争。更重要的是,在本土市场处于强势地位,或者说开辟第二地区战场,才是走向全球舞台的基础。

“大而不强”,过去一直是扣在中国汽车产业头上的一顶帽子。原因也很简单,中国从2009年开始就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其中合资品牌一直在主导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始终被压制一头。要想摘下这顶帽子,自主品牌必须站出来。

从大众化市场开始

如果从2009年算起,到如今不过15年的时间,中国汽车产业终于迎来一点胜利的曙光。2022年,自主品牌市占率已达到49.9%。并且从去年开始,多个月份的自主品牌份额已经超过50%。一方面是自主品牌本身足够努力,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带来的机遇。

量价齐升,是自主品牌崛起的一个重要指标。去年,有业内人士整理了国内市场的2022年乘用车市场品牌单车成交均价以及销售额,选取了去年1-11月累计销量超过2万辆的62个品牌进行对比。

其中,传统燃油车自主三强的长安、吉利、哈弗,分别以10.2万元、10.8万元、11.6万元的单车均价,基本上能赶上起亚、斯柯达、现代、日产等品牌,并且在销量上遥遥领先。另外,传祺超过马自达;领克、红旗/坦克分别超过别克/本田/大众、福特/丰田。

仔细分析其中数据和排名,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在10-15万元之间的细分市场中,传统自主品牌在售价和销量两方面正在快速赶超合资品牌;在15-20万元之间的细分市场中,虽然自主品牌的基数不高,但是在售价上冲击着强势合资品牌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领克、红旗、坦克等品牌的高售价,为自主品牌向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的重要性在于,消费者不再有品牌崇拜,并且逐步接受自主品牌的高议价产品。并且,随着新能源的到来,为自主品牌高议价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去年3月份宣布停售燃油车的比亚迪,在榜单中以16.7万元的单车均价,以及138.6万元的销量,基本上可以与大众、丰田、本田平起平坐。而在更高价位的市场中,蔚来、理想、极氪、小鹏等自主品牌,足以与凯迪拉克、沃尔沃等二线豪华品牌平等对话。

在中国汽车市场,属于中国汽车品牌的时刻即将到来。如果说新造车企业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信心的话,那么传统汽车品牌新高端的出现,如阿维塔、智己、岚图等品牌则可以继续添砖加瓦,瓦解外资品牌的强势地位。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以阿维塔、智己、岚图等品牌目前的销量,还不足以激起大家的斗志。可以肯定是的,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强大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便随时可能出现一大批新造车企业倒下,但本质上这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试错成本。

没有试错,永远不可能成功。相反,比起这些品牌调子起的高高,那些像比亚迪看齐的新品牌才是当下中国车市的中坚力量。自主品牌如果能够在15-25万元的细分市场中成功突围,将是中国汽车品牌真正意义上做大做强的开始。

从细分市场看,新能源汽车正在从“哑铃型”向“纺锤型”结构过渡,特别是定价在15-25万元区间的市场,将来会迎来快速增长期。因此,只有专注这一细分领域,不仅能够成功夺取合资品牌的话语权,还能迅速取得先发优势。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