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汽车品牌,为什么不减反增?

2023-04-13 10:49
汽车公社
关注

新兴品牌的使命

自主品牌在此发力不单单在于结构性的改变,还在于这也是合资品牌正在蔓延的腹地。目前,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福特、通用等企业都已完成15-25万元市场的产品布局。随着新能源的不断渗透,市场格局也在因此重塑。

相关渠道调研显示,未来十年内15-25万元主流新能源产品市场渗透率将从3%增长到40%,在2030年15-25万元主流市场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未来这个区间将是大众化的汽车市场,真正的比拼也由此开始。

必须感谢比亚迪在其中率先揭开大战的序幕,埃安紧随其后不断进步。今年三月份,比亚迪秦、比亚迪海豚、埃安Aion S分别对大众新朗逸、日产轩逸、卡罗拉的超越;比亚迪宋、比亚迪唐、埃安Y分别对大战探岳、丰田RAV4、本田CR-V超越。

只看这几款中低端车型的话,还不足以撼动合资品牌的市场地位,好在比亚迪汉、海豹等车型也在上攻。那么对于其他自主品牌来说呢,由于传统燃油车包袱过重,不可能像比亚迪一样直接停售燃油车,那么创建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就是最优解。

去年4月13日,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深蓝”。今年2月23日,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正式发布。4月7日,奇瑞汽车全新智能电动汽车品牌iCAR正式发布。4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长安启源及首款车型A07的申报信息。

前几天网络流传的信息显示,吉利银河L7预计售16.88-21.38万。包括吉利银河和奇瑞iCAR在内目前没有销量数据做支撑,那么以长安深蓝作为参考,其首款车型深蓝SL03从去年7月份正式上市至今年3月份,在8个月内累计销售45896辆。

可以看出,只要中国汽车品牌的产品力强劲,也足以收获市场青睐。而长安汽车也由此乘胜追击,在长安深蓝这种科技先锋锐利的形象之外,打造的长安启源则是以更加优雅质感舒适的定位,深刻诠释了在主流市场的“双腿走”战略。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自主汽车新品牌的推出,包括吉利、长安、奇瑞在内的头部企业,也广受市场质疑。曾经自主品牌也经历过多品牌阶段,但最终草草收场。如今这些车企再次推出多品牌战略,是否还会历史重演?

答案显而易见,汽车产业发展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像几年前大批倒闭的燃油车和新造车品牌一样,历史的车轮一定会碾碎竞争力不足的品牌。而最终留下的,一定是那些趟过尸横遍野的阵地、经历过淬炼的汽车品牌。

现在,只需要给这些品牌一些成长的时间。就算强如比亚迪、吉利在欧洲的表现也很窘迫,在欧洲的TOP20榜单中,卖得最好的领克01插电混动版,只卖了2.6万辆,比亚迪今年在德国1月只卖了50辆电动车,蔚来ET7只卖了1辆。

自主品牌可以在国外市场不断试水,就像现代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在中国的处境一样。那么再换位思考一下,这些传统品牌与新兴品牌也可以从国内市场开始,背靠集団的积淀优势,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继而再考虑全球性地位。

       原文标题 : 汽车品牌,为什么不减反增?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