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高精地图,一夜失宠

图片

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城了。

此前的自动驾驶通常只能在高速公路实现,因为高精地图覆盖的区域仅限于此。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及车企们竞争的需要,自动驾驶较量的战场逐渐从高速公路转移到了城市里——显然,一个真正理想的“自动驾驶”应该是能够实现“点对点”的,从高速到城市再到泊车,你得全程负责,送佛送到西。

然而,相比于路况常年不变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复杂度可是指数级上升——道路维修、红绿灯增减以及各种难以预料的临时状况,都会给道路带来变化,因此可以说:城市道路才是真正考验辅助驾驶水平的试金石,你精度再高、数据再丰富,面对城市道路日新月异的变化,显然也难以招架,除非能做到实时更新,但这就牵扯到更加根源的成本问题了,即便是国内头部的地图厂商也难以承受。就像余承东指出的:“国内的道路天天在变,依赖高精度地图的话,根本没办法普及。另外,高精度地图的制作成本非常高,想要把全国范围内的数据都采集下来非常难,甚至有时候今天采集完数据,明天就要改。”

图片

图源:Pixabay

中国的城际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加起来也就30万公里,但全国的城市道路则有近1000万公里,目前高精度地图的覆盖范围仅为高速路、快速路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城市的部分路段。

因此,“进城”之后,想再依赖高精地图就不太现实了。毕竟相对于指数级增长的需求,图商们的采集和维护效率却很难迅速提高。

而除了难度和成本问题,政策方面也在逐渐收紧。众所周知,地图测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领域,是被严格限制的。企业要想测,就必须拥有测绘资质,我国的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丙、丁四级,其中导航电子地图的编制必须要有甲级资质(也就是业内所说的牌照)。但近两年国家收紧了相关政策,去年自然资源部对甲级资质进行了复审,31家单位只有19家通过了复审,这般缩紧趋势,也对短期内厂商态度的转变起了推动作用。

另外,硬件性能日新月异地提升,也给了车企们抛弃拐杖的底气。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负责感知的硬件不断进步,以及辅助驾驶数据积累和算法的不断优化,当前汽车的整体感知能力已经有了很大升级。靠它们扛起辅助驾驶的大旗,时机已到。

由于这种种原因,“重感知,轻地图”将是可预见的未来辅助驾驶的大趋势。目前看来,“BEV(Bird's Eye View,鸟瞰图)+Transformer”模式可能将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主流方案,它的基本原理是由BEV将摄像头、激光雷达等采集的数据输入到统一的空间,然后由Transformer模型对它们进行处理、识别。

图片

图源:Pexels

图片

作为被抛弃的一方,眼下高精地图厂商们似乎来到了悬崖边缘。但这并不意味着全无希望。

高精地图在城市中被抛弃是因为效率问题,对此,很多业内人士其实也提出了解决方案,比如“专业+众包”的采集方式,以专业采集数据制作的高精地图为基础,用众包的方式对高精地图进行高频更新。

另一方面,国家针对高精地图的专项支持政策也在逐渐落地。去年8月,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并选择了北上广深等6座城市作为试点城市。

图片

图源:自然资源部官方网站

当然,眼下人们更关心的,还是丢掉拐杖之后的车企能否顺利“进城”。

大疆车载公关总监谢阗地曾提出过一个比喻:“外部数据源、额外的配置就好比神兵利器,如果自身内功不高,靠神兵利器也能完成不少复杂的挑战,但很昂贵而且受限制很多。真正的武林高手,是落叶飞花皆可用。”归根结底,行走江湖还是要仰仗内功。眼下的汽车江湖暗潮汹涌,能走多远,就看车企们的修为了。

       原文标题 : 高精地图,一夜失宠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